在這個背景下,又是王府大院中,提及“情”字,多是笑談。
曹顒這邊,是慶幸雅爾江阿的隨性,使得十四阿哥碰了一鼻子灰。
如此一來,只要不沾十四阿哥的邊,簡親王府就是太平的。楊子墨之死,對於雅爾江阿許是錐心之痛,對於旁人,不過是幾句閒話罷
了。沒過幾日,就煙消雲散。
就連曹家女眷經常提及的事兒,也換成淳王府五格格指婚之事。
十月初九,聖駕自熱河奉皇太后迴鑾那日,下了五格格指婚的旨意。五格格封為和碩郡主,指給溫都氏寶進泰。
這個寶進泰,各不見經傳,但是其父鄂海是封疆大吏,現下任陝甘。
總算不用去撫蒙古,也是宗室格格之中的幸運之人。
七阿哥隨扈,七側福晉送嫁。兩人都跟著聖駕一道返京。指婚的訊息傳到京城時,他們還在路上。
初瑜得了訊息,想起二格格出嫁前所說的,只覺得酸楚。要是二格格也能留在京城,也不用受這骨肉離別之痛。
七福晉歡喜不已,早早地使人過曹府接初瑜回去。
五格格是郡王府嫡女,身份比二格格尤為尊貴,原本是要指婚給一位蒙古親王世子的。
之前得來的訊息,明明是說要指到蒙古的,誰想到這臨了臨了,又得遇光明。七福晉這邊,直念阿彌陀佛。
初瑜這邊,也為妹妹高興。
五格格向來同二格格最為親厚十二格格離京這幾個月一直悶悶不樂。如今雖曉得自己不用去蒙古的。欣喜過後也覺得愕悵。
待無人之時,她拉著初瑜的手道:“大姐姐,如此一來那是不是這輩子都見不到二姐姐了?二姐姐最不耐腥羶的,連羊肉都吃得少,到了蒙古還不知怎麼難熬。初瑜聽了這話,想著初嫁的胞妹,心裡也是酸澀不已。
“何至與此,往後隨扈熱河,總能遇到。蒙古王公每年夏天都要到熱河來朝,寶雅格格在熱河還有別院。”初瑜不願五格格跟著感傷,擠出幾分笑說道。
“我能留在京中,定是二姐姐求了阿瑪。二姐姐說了,能留一個是一個,總好比盡數到蒙古吃沙子。”五格格帶了幾分惆悵說道。
事實上,的確有人求情,卻不是二格格。連二格格自己都認命出嫁。曉得撫蒙古是宗室格格的使命。哪裡還會生妄想之心。
求情的,是大格格初瑜。
初瑜給熱河的七阿哥去了好幾封家書,其中只提嫡母納喇氏的不易。納喇氏只有五格格這一親生之女。要是遠嫁,慈心何安?
長輩的關係,初瑜不好評述,但是七福晉這此年來失寵是事實。雖說早年她同七側福晉有爭鬥,對於王府繼承人也有插手,但是對待庶子庶女並無不是之處,將王府也打理的井井有條。
寫這些家書的時候,初瑜也常撂下筆冥想,胞妹二格格要是也留在京城的情景。但是這沒有哪個王府有這樣的恩典,就連寶雅那般受寵愛的格格,也免不了和親的命運。
七格格那邊,卻是被長女的信觸動。他已年過不惑,想著同七福晉冷淡了二十多年,心中也頗有愧意。
於是,在康熙同七阿哥說起五格格的親事時,七阿哥就在御前為嫡妻求了情。七福晉沒有親生子,留下女兒在京裡,也能慰她晚景寂寞。
康熙上了年歲,已經開始顧念兒孫之情。這番骨肉天倫的話,也使得他頗為感觸。七阿哥對於練發之妻的這點體恤,也對了康熙的心思。
皇室親情本就淡薄,七阿哥這邊,卻是甚有人情味兒。如此一來,五格格就得了這份恩典,留在京城;原本她要指的那個蒙古親王世子。指了其他王府的格格。
初瑜不曉得五格格這番變故有沒有自己的緣故,但是她卻不想居功。閉口不提。
因為還要顧念生母那邊,怕引起母親埋怨,對異母妹妹用心,疏忽了同胞妹妹。
養恩生恩,熟輕熟重,初瑜也衡量不出。只是在心裡,待五格格與弘曙他們並無二樣;其他的異母弟弟與妹妹,則是遠了幾分。
七福晉這邊,將這份意外的恩典,算在了二格格頭上。因為二格格之前跟著五格格說了數遭,希望妹妹能免除去蒙古的命運。
如今,她已經是別無所求。
她拉著初瑜,亦是感慨許多,說起五格格出生之時,還有二格格幼年的趣事,一會兒歡喜,一會兒抹眼淚,激動不已。
初瑜這邊,陪著說了半日話,直到黃昏時分,曹顒親自來接,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