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腳打後腦勺。
同時,為了海洋需要,又驚動了兵部那邊。
兵部將調集五千水軍,在天津港訓練。
而後,將在這些水軍中挑出一千五百人南下,同福建水師一千五百人匯合,成為朝廷商隊的護衛兵。
因這個緣故,曹顒同兵部尚。
法海曾在廣東任巡撫,對於海貿之事比其他人認識更深,他是支援這條新政的。
曹顒與他聊過兩回,現他雖是曾為皇子師傅的大才,思想卻很活絡。
曹顒見狀,不由納罕。
同那個年到五十,還掛著個侍衛缺毫無建樹的誇岱相比,這個辦差勤勉、有革新意識的法海更應和雍正的眼緣才是,為何佟家兩個爵位都同他無關。
而後,問了十六阿哥,曹顒才曉得緣故。
皇上登基這幾年,十四貝子或囚或圈,一直沒顯露人前。
外頭說什麼的都有,皇上誅殺諸弟的傳言都出來了,也不見皇上有寬免十四貝子僻謠的意思。
只有曾為十四貝子老師的法海,曾給皇上上過摺子,為十四貝子求情……
對對手指,小聲求月票……
第十卷 游龍舞—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滄海遺珠(上)
。 更新時間:2011…4…14 14:51:35 本章字數:3371
李誠在冷州,相隔京城數百里,李諾的家書剛寄出去幾日,李誠就從滄州趕了回來。
在高太君面前,李誠賣乖耍寶,彷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本就聰明,又在高太君身邊待過幾年,曉得老人家的喜好,哄起老人家來,自然是手到擒來。
高太君信了大半輩子佛事,曉得自己大限將至,不只禁了葷腥,連素菜也用得極少,每日裡不過是喝幾口粥,其他的時候,就喝清水。
她又打著齋戒的幌子,眾人勸了又勸,都不頂用。
她本就性子剛強,輩分又高,一時之間,李家諸多晚輩倒是不好相勸。
可真要由老人家任性下去,那原本就剩下不多的壽元會更少。
李諾正為難,是不是告之曹府那邊,告之老姑太太李氏知曉,請老姑太太拿主意。結果李誠回來,知道此事,說放在他身上。
李諾曉得老太君最疼李誠,便交由他勸解。
李誠並沒有直接規勸,而是將從民間聽來的信徒、居士的故事,講給老人家聽。
“滄州有個全山寺,裡面與幾位得道高僧,也曾在外頭做過道場。曾孫兒在滄州這一年,也結交了幾個地方上計程車伸為友。
其中,有個叫賀齊的,家中老父親是居士。老人家疾病纏身,藥石無效,便寄希望於佛祖,以換取一線生機。他雖沒有剃度,可侍佛心誠,早晚誦經不止,平日以憐貧惜老,佛祖有靈”果然使得老居士減輕了病痛。等到老居士往生時”又由全山寺的幾位師傅,到賀家給賀齊送往生。老人家如願前往西方世界,就連幾位師傅也贊老人家心志堅硬,使得他得以脫離俗世輪迴……”李誠並沒有像李家其他人那樣,在高太君面前,言辭避諱生死,而是用輕鬆的語調,提及滄州舊事。
因關係佛法”高太君果然聽得津津有味。
“往生……”老人家喃喃自語,神色帶了幾分悽迷。
李誠點頭道:“就是住生,佛法講究修緣,那位老居士同佛祖與緣,才得了佛祖庇佑,比佛門弟子跟早一步,前往佛祖前聆聽法音……”
高太君聞言,未覺欣喜,反而微微蹙眉,露出幾分擔憂來。
李誠見狀,微微地眯了眯眼。
“若是沒有高僧相助,那位老居士還能往生麼……”高太君帶著幾分遲疑問道。
李誠道:“機緣到了,佛祖自來超度。那幾位高僧,不過是助其一臂之力罷了,關鍵還是要看老居士修的因果。因果到了,即便沒有幾位高僧的助力,該超越輪迴也超越輪迴……”
李誠說的這些,並非都是杜撰,有些道理高太君以前也曾聽說過,只是沒往這方面想,所以沒有關注而已。
如今李誠說得有鼻子有眼,又同高太君之前聽過的那些佛家因果對上,高太君的神情陷入迷茫與掙扎,最後露出幾分無奈。
次日,高太君雖依舊沒有吃素菜,卻多喝了半碗粥。在飯後飢了的時候,也喝完杏仁茶墊飢。
李家上下都鬆了口氣,李諾與全氏夫婦更使嘖嘖稱奇。
全氏只是佩服小叔子厲害,能將性子倔強的老人家勸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