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7部分

些疑惑。

王全泰雖是十三阿哥門人,但走出仕這幾年,都憑著真功夫立功。而今,莫名其妙地丟了新缺,這考評中永遠地留下一筆。

十六阿哥剛好來尋他,站在艙門口,見著十三阿哥臉色晦暗看信。

他遲疑一下。尋思要不要進去,十三阿哥已經抬起頭,露出笑來,道:“老十六來了。”

十六阿哥也沒有什麼正經事,說了幾句,也將話題說道大計天下之事。

十三阿哥閉口不提此事,只是靜靜地聽十六阿哥講述。

十三阿哥曉的。自己回不去過去了,再沒有鮮衣怒馬的輕鬆。

若是早年,他身邊的人受了委屈,他絕不會忍,想著暴跳出來,給妻子長臉。如今,他到底多了膽怯,曉得留三分餘地。

轉眼,到了二月初十,曹顒帶妻子回淳郡王府,為側福晉做“三七”

不知道是否想明白了,初瑜在七福晉面前神色重複,這多少失了興致。

忙了半日功夫,曹顒正閒著,就同幾個小舅子坐一道,加深感情。

喪母之痛,顯然這幾個青年人措手不及,樣子憔悴不安。

曹顒見狀,不由皺眉。

這埋怨福晉的話。初瑜作為出嫁的女兒,偶爾能說一下。只要不流傳出來,也無傷大雅。弘曙作為王府未來的繼承人,卻不能這樣做。

真相如何。已經過去。弘曙要是真記恨上七福晉。鬧出旁的出來,就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他思量再三,還是決定旁觀,不參合進去。等到有機會。告訴岳父。也是罪過。

側福晉“三七”過去沒幾日,聖駕回鑑。

這“大計天下”也留下了尾巴,關係到小兩百官員的仕途勝衰,這四下裡鑽營得還少了。

就連曹府,都接連招待了兩位客人,

一位姓曹的知府。淅江金華人,並不是曹府族人。但是祖上有曹府有往來。他鬚髮皆白,依仗著年歲大,提及兩家祖上的交情。

一個姓孫的郎中。就是孫文成的堂弟,是孫家嫡子子弟。

曹寅在時,這兩人就曾上過家門,所以曹額也認識。

他們倒是真當曹府是親戚了,半點不含糊,理直氣壯地說出所求。

曹顒看著兩人,只覺得腦袋裡是漿糊,轉而漸漸清明。

他已知道,這次大計,多是清理的皇子家奴。

眼前這兩人。官不高,名不顯,卻是不知不覺地擇了門牆。

第十二卷 奉天運 第九百四十六章 京察

這次“大計”後。聖駕回京,就輪到“京察”。

曹顒那位遠方表叔孫郎中,就敗在“京察”上。

所謂“京察”就是對京官的考核,曹顒也未能倖免。只是孫郎中是五品官,有順天府衙門負責考校;曹顒這個二品侍郎,則是直接參加吏部與督察院的考試。

沒錯,這京察的主要手段就是“列題引見”與“會核”

列題是關於朝政撰寫條陳;引見是由吏部開具履歷單引見給皇上;會核則是衙門長官對下屬的考語。

這考核標準,並不是憑藉長官主觀,而是有標準。

以“四格六法”為考核標準。所謂“四格”就是指“才守政年”

“才”是才幹。分為長、平、短,曹顒是長;“守”是操守,分為廉、平、貪。曹頗得了個“廉”;“政”是政務,分勤、平、怠,曹顒是勤;“年”是年齡,分青、中、老,曹顒是青。

“六法”則是指六個方面的缺失,‘不謹’‘罷軟無為’‘才力不足’‘浮躁’‘年老’‘有疾’有了這六個方面的確實,分別要革職、降級、勒令致仕。

“京察”成績分三等。‘稱職’‘勤職’‘供職’

這“四格”曹頗考核都是上,“六法”又半點不沾,所以即便他這兩年在戶部沒有什麼顯著功績。京察成績很是惹眼,就是京官中的第一等“稱職”

曹顒三年任滿,即有資格升轉。

曹顒成績驕人,李衛的考核卻是慘不忍睹。

他是捐官。又是土財主出身,自不如科班出身的同僚的眼。加上他執掌庫務幾年,太過勤勉,使得旁人少了不少油水,就惹了人嫉恨。

李衛歸到四阿哥門下,並沒有大張旗鼓,所以戶部這邊真沒有誰給李衛面子。

等到“京察四格”中,李衛是“平、平、平、中”任誰看了這份考評。都會認定他是碌碌無為之官。

“六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