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旱撈天災,用這個撐著,也能少餓死幾個人。除了這個,還有苞谷。今年也種了。記了厚厚一打子筆記,說要種兩年,整理出來,要交到戶部。”
四阿哥雖曉得曹顒侍候莊稼。卻不曉得這其中詳細打算。聽了十六阿哥這番話,不覺有些動容,嘴上卻說不出好來,唸叨一句:“不務正業,婦人之仁!”
此刻的曹顒,正在書房,整理這半年的農事記錄。
不學農,不知世事艱難。聽說今年西南大早,有幾個個府縣受災。朝廷已經有旨意下去,命那幾個省的巡撫開省倉賑濟災民。
這天下糧倉,就是京城戶部的糧倉,在天子腳下,就算有碩鼠,也不敢大肆咀嚼。剩下的,在地方的,多數都是擺設。
對於這一點,康熙心中也有數。所以若是直隸、江南、東南這些地方遇到天災,都是朝廷撥漕糧賑濟。
直隸是京畿,不能亂;江南是天下賦稅重地,士子云集之地,亂不的;東南百姓不少心懷前朝,不可亂。所以這三處,必須要施恩安撫。
西南蠻荒之地,散住著不少的方部族,本就是窮鄉僻壤,就走出事。也鬧騰不起來,朝廷自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就算不用再試種,這土豆多產已經有了定論。
畢竟,從明朝土豆引進,至今已經過百年,從福建到直隸,種土豆的地方不算少。只是因交通訊息閉塞的緣故,西北、西南地方沒聽說有這些東西。
要不要,就將推廣土豆、苞谷的想法寫摺子給康熙?
還是為了日後的前程,在等幾年。等四阿哥等級後賣好?
曹顒有些猶豫,心中自私的那全部分,覺得是等幾年後好;偽善的那面,卻是曉得,早一年施行這個推廣計劃,就能多活多少人。
到底,該如何抉擇,
第十二卷 奉天運 第八百四十八章 賀壽(上)
眼下的京城宗室,最關注的是什麼?無他,就是內務府定在十一月的拍賣會。
簡親王府,內堂。
永佳已經打發了兩撥上門子求帖子的親戚,有些不耐煩,坐在炕邊思量。
簡親王府是內務府銀行的大股東,他這邊的帖子,除了自家的,還有五張,比其他股東多兩張。
雅爾江阿沒將這些放在心上,受不得別人囉嗦,將五張旁親的帖子就給了永佳,任由同處置。
京城別的不快,就訊息傳的最快。
就是王府內眷,也都得了訊息,曉得內務府銀行那邊有好物件要買拍。
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已經在永佳面前唸叨了一遭,她是府中老人,永佳自是給她體面,就給她孃家一張。
府裡側福晉,除了伊爾根覺羅氏,還有訥敏。她孃家是雅爾江阿的母族,這帖子也得給。
早先為了避諱的緣故,她始終沒得名分。後來因楊子墨獨寵,雅爾江阿顧不得王府,也沒想起給這個嫡親的表妹請封。
再後來,楊子墨過世,又趕上太后甍,國孝家孝,又耽擱一年。
等到出孝,又是王府嫡子三阿哥出征,直拖到今年年初,這側福晉的誥封才下來。
既是兩位側福晉孃家都送了,永佳就不矯形,收起一張帖子使人給孃家送過來。
不過也使人囑咐了永勝兩句,參合的多是宗親,不要與人相爭。
剩下兩張,到底給誰家好,卻是令人犯難。
有好幾戶簡親王府的旁支來求,這個該給哪家,不該給哪家,永佳還得請雅爾江阿拿主意。要不然,平白得罪了人,倒是得埋怨。
永佳在費神,就聽門外傳來嘰嘰喳喳的笑聲。
“額娘……”隨著甜糯的聲音,進來個眉目彎彎地小丫頭,身後還跟著兩個婆子,懷中各抱著個女童,不過三、四歲的年紀。
進了屋子,那兩個女童下了地,跟在前面的小丫頭,一起給永佳請安。
“淘氣,外頭風大,又折騰你兩個妹妹。”永佳瞥了那小丫頭一眼,嗔道。
這小丫頭,是她嫡出的六格格真兒,今年已經七歲,頑皮地伸伸了舌頭,道:“額娘,這可不怪真兒。這兩個猴兒粘額娘,半日不見,就磨的人頭疼。”
這兩個女童,就是如意所出的七格格,還有楊氏所“出”的八格格。
楊子墨病故後,她們都被接回王府。雖說兩個小格格都亡了生母,但是七格格的生母只是婢妾,八格格“生母”卻是王爺的心尖尖。
伊爾根覺羅氏同訥敏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