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3部分

散。

可他無力去改變雍正的敏感多疑,也想不起來是哪個官員粗心,將“陛下”的“陛”寫成了犬寫旁的“狴”,也不能阻止哪個不去西北嶽鍾麒轎前投書。

其他的文字獄,曹顒知之不詳,記得最深的就是幾件。

一件是已經發生的,導致海寧望族查家抄家破族,浙江停了鄉試的“維民所止”案,還有兩件就是上面所提的兩件事。

第二件是一個別字引發的悲劇,因這筆誤,雍正對那官員起了疑心,使人抄家,結果抄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句詩句,結果被定罪斬立決。

第三件事,引出了曾靜、呂留良案。後世各種演義,什麼呂四娘殺雍正什麼的,因此曹顒記得深些。

第一件事,曹顒是耳聞目睹的。

“文字獄”只是罪名而已,根本緣由還是因查家早年站隊,站在太子一邊,即便太子二廢后,他們也支援弘皙。

說來,這不過是儒者信奉禮教,擁護嫡長承繼那一套而已。

有這種想法的,並非只有查氏一門,浙江文風開放,各種訊息就多,所以雍正才惱羞成怒,停了浙江士子鄉試。

第二件事,即便遇到的不是雍正,怕那粗心的官員也落不得好。

“狴”雖牽強附會有龍子之意,可在這個時候實不是好字,古人用“狴犴之災”指代牢獄之災。

用這個字來指代“陛下”淺了說是大不敬,深了說就是“詛咒”雍正哪裡能受得了?

至於第三件事,是以滿漢之別,攛掇手握重兵的大將造反,更是觸了龍之逆鱗。

滿人入關,因人數與漢人比例懸殊,本就對漢人嚴防死守。

你這邊造反的口號意思都擺出來了,不誅九族還能跑了?

曹顒摸了摸額頭,不同自嘲地搖搖頭,戶部就戶部哪,到底比刑部強得多。

就是禮部,遇到“文字獄”的時候,也要參詳定罪。可以預見的是,為籽討好皇上,眾人議罪都是重罪。

這也是慣例,要是皇上從輕發落,就是“法外開恩”,要是皇上有重罰之意,他們也沒有違了聖意。

戶部平素雖繁瑣些,可管的多是賦稅田畝,倒是不必牽扯其中。

戶部輪職堂官都回衙門,只有曹顒被留在御前,蔣堅與左成都有些擔心。

見曹顒回來,兩人才鬆了一口氣。

兩雖在戶部掛職,一個文書,一個筆帖式,可實際上主要工作就是協助曹顒處理政務。

蔣堅會將公文標明側重,需要參考的文書檔案,則是由左成負責整理出來。

因此,就不需要曹顒太廢精力與心思。

顧納外放杭州知府之事,過幾日就會出現在朝廷父邸報上,並不需要刻意隱瞞,可衙署里人多眼雜,實不是說話的地界。

要是因曹顒多嘴一句,引得什麼傳言,傳到御前,倒顯得他肚子淺,藏不住話。

等到落衙後,三人出了衙署,曹顒才對蔣堅與左成說了此事。

實在是顧納與曹顒往來的次數有限,顧家與曹顒的淵源又埋得太深,兩人只當顧納是曹顒尋常遠親,倒是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他們關注的是皇上正式點顧納為知府前,先問曹顒其為人,才決定是否用此人。

其中,頗有深意。

說明什麼?

說明皇上對曹顒的看重與信任。

兩說得滋滋有味,曹顒聽了,只是一笑而過,並不記在心上。

若說雍正的信任,誰比得上十三阿哥?

可後世歷史上,十三阿哥即便夭折了嫡長子,也沒有立嫡次子為世子,而是造反還是孩童的嫡幼子為繼承人,為什麼?

為了消弭他執掌朝政十餘年的影響力,最關鍵是為了安皇帝的心……

過了幾日,在朝廷新一期邸報上,顧納補杭州知府的訊息終於見之於報端。

曹顒便叫初瑜預備了一份禮,讓天佑代自己去顧宅走一遭。

對於“表兄”這個名儒後人,天佑並不像長生那樣感興趣。

即便曉得親曾祖母出自顧氏,並非他本以為的別家,可是他對顧家人並無親近之意。

與其說他將顧納當成是曾祖母遠親,還不若說是將其視為父親故交。

與曹顒關係疏離二十年,還能讓父親稱讚不出惡言,唯一使得天佑好奇的只有這個。

既到了顧家,除了顧納夫婦外,少不得還見到顧納幾個孩子。

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