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單子遞還董殿邦,道:“大人覺得妥當就好。”
董殿邦猶豫了一下,道:“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他如此,曹顒笑道:“大人有什麼,請說就是!”
“曹大人,雖然正月裡內庫有進項,但是至今,已經用去七、八成。怕是支撐到明年,內庫又空乏。”董殿邦說著,從袖子裡掏出一本賬簿,送到曹面前。
“幾百萬兩,怎麼會花得這麼快?”曹顒聞言,不由詫異。
“僅修繕熱河、暢春園、西苑三處行宮,就用去了將近百萬兩。湯泉行宮那邊,不僅僅修繕,之前預計修建的兩處殿閣因銀錢不足,今年才得以動工,這是大工程,也是近百萬兩。皇上北巡行圍,賞賜蒙古王公與將士,也是近百萬兩銀錢……”董殿邦將幾處花錢的地方一一說了。
曹顒一邊翻看賬簿。一邊心裡感嘆不已。
康熙要當“明君”。所以修園子、修行宮都不使用者部地銀子。省得御史們刮噪。但是。能花錢地地方。他也一樣沒拉下。
除了修繕行宮與行圍打賞。管北巡這幾個月地花費。也是近百萬兩。這還只是內務府地開銷。像從京城到熱河地修路。數萬護軍相隨地費用。就要算是戶部開銷裡。
“鹽稅呢?”曹顒想起這個也是要入內庫地。開口問道。
“大人。鹽司衙門是虧空大戶。就算收上銀子。怕也要補戶部地虧空。能入內庫者有限。”董殿邦回道。
曹顒合上賬簿。開口道:“董大人是內務府老人。那往年內務府地開銷。從何而來?今年還是多了幾百萬兩地進項。都不夠用;那要是尋常年份。不是缺得更厲害麼?”
“原本有幾處礦山,每年都有金銀入庫。這兩年已開採的礦山挖得差不多了,銀錢就越發吃緊。”董殿邦回道。
瞧著董殿邦滿臉殷切的模樣,曹顒立時生出幾分警醒。
自己有幾斤幾兩,他還是曉得的。
雖看出董殿邦是盼著自己能想出生財的法子,但是他不過尋常人,又不是真的善財童子。
再說,曹顒也發現了,內務府就是花錢的衙門。銀子少,藉著戶部的花;銀子多,多花。為了所謂皇家臉面,壓根沒有“開源節流”的概念。
“等十六爺回京,將少銀子地事情稟明,到時候再請大家集思廣益吧。”曹顒將賬簿撂下,隨口說道。
董殿邦沒想到曹會如此應對,有些愕然,猶豫了一下,道:“曹大人……”
曹顒從案牘拿起一卷文書,淡淡地道:“本官還有公務要處理,現下就不陪著董大人了。”
董殿邦聽聞,忙抱拳,道:“既是如此,曹大人先忙,下官告辭。”
因他是委署內務府總管,品級比曹顒低,所以還是行屬下之禮。
曹顒起身,拱手道:“既是如此,本官就不送了,改日再同董大人說話。”
瞧著董殿邦出去,曹顒重新落座,心裡已經有了幾分悔意。在雅爾江阿來尋他時,就不該那麼痛快應下。
就算是用皇命壓他,也該拖一拖,顯得艱難些。要不然的話,還真是被當成了菩薩,以為拜一拜,就能萬事隨心。
後悔無用,往後長記性就是。別自以為是,好像自己大能似的。
“喚趙同來。”曹顒低頭看看手中文書,見是慎刑司的案宗,吩咐跟前侍候的小滿道。
少一時,趙同進來。
曹顒將手中的案宗遞過去,道:“拿去與非磷看看,每件事相對應地刑法律例做個筆記,妥當不妥當的,都做個標識。”
趙同與李衛一道,都跟著蔣堅學幕。其中,又數趙同更用心,尤其在刑名方面。
曹顒這邊,樂得成全,關係到刑名的文書,便多交給趙同處理……
*
有悔意的豈止曹顒一個,董殿邦心裡亦是後悔不迭。
因董家與曹家已經商議好,等曹寅回京就過大定,所以董殿邦這邊對曹就多了幾分親近,少了幾分恭敬。
原想著,要是能同曹顒一道將內務府少銀的事情解決,他這個內務府總管就算穩當,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提及此事。
想著曹顒方才疏離的模樣,董殿邦曉得自己操之過急,使勁拍了拍自己地腦門,重重地嘆了口氣。
實不該自以為是,多說那幾句。
要是從十六阿哥那邊緩緩入手,許是曹顒還能聽得進去……
*
曹府,偏廳。
韓江氏出入曹家多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