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突然想到了羲和,要說被天地厭惡的,丹元子沒有想到什麼。但是要是說時空的話,丹元子反而想到了最古老的神靈,就是羲和。
羲和最早出現於《山海經·大荒南經》。
在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從南邊流進這座山中。在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個羲和國。這裡有個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淵中給太陽洗澡。羲和這個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個太陽。於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而前。她是人類光明的締造者,是太陽崇拜中至高無上的神。
而後就是一系列的神職轉變,從日母到日御。
《離騷》所載,羲和為為太陽駕車的神。“羲和”句歷來為人喜好,羲和駕車揚鞭從東至西匆匆疾馳,但很快又會從崦嵫山落入虞淵。屈原求帝陳辭心切,當傍晚時分來到崑崙懸圃後,想趁天黑前趕赴天庭,於是開啟異想,指揮神靈助佑實現理想,讓日御羲和停揮長鞭,使時間靜止。
這裡就可以看出羲和有著時間的力量。
接下來就是從日御到肩負著觀測日月之象的歷官譽為羲和,一直演變到時歷神。這時候的羲和成了時間神,她是時間的控制者。
而其坐下的龍車就是承載羲和日御的道具。而要是說最符合朱由校的現狀的,就是龍車。而能夠改變時間的自然就被天地所惡。這一切就全部搞清楚了。
丹元子將自己的猜測告訴了朱由校,“陛下,您在看到光團的時候,可以試著觀想日車。”說著,將日車的樣子告訴了朱由校。
朱由校的識海中,亞樂看著朱由校和丹元子兩人的對話。這麼久了,就是搞出了一架日車。亞樂直接的創造出來一架日車,日車,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指太陽。太陽每天執行不息,故以“日車”喻之。亦指神話中太陽所乘的六龍駕的車。後亦引申為時光。
而亞樂的日車就是以《莊子集釋》中描述創造的,六龍拉車,金色的日輪,紅色的華蓋,絢麗的車架。整個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日車。
日車看上起就是一團光團,將六龍車架給掩蓋起來。而亞樂就在華蓋的上方一顆明珠裡。亞樂看著又回來的朱由校,看您怎麼玩。
亞樂選擇朱由校除了朱由校是皇帝以外,就是朱由校會木工。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可以看出朱由校的木工的手藝,天性極巧,雖然說是有所貶義的意思,但是也說明了朱由校的天性。
“日車,日車。”朱由校在光團面前叫到。日車的六龍耳朵抖了抖,睜開眼睛看到朱由校。在亞樂創造的日車裡,六龍的記憶就是隻有羲和日御的記憶,和時空長河,還沒有真正的看見過人類。
日車,既然叫日車,自然有其道理,日車,就是一個太陽。也就是真正的日車就是後面的車架,也就是一個太陽。而前面的六龍只是拉車的罷了。
看到朱由校的六龍自然對其好奇,畢竟是看到除了羲和以外的人。六龍想著朱由校奔去,在朱由校的眼中,就是光團越來越大。最後成為一個近百米高的大光團。
朱由校可以透過暖呼呼的光團表面看到裡面的六龍和後面光彩奪目的車架。就是太大了。
“日車,日車。是你嗎?”朱由校一臉興奮的叫到。
六龍看著自己腳下的朱由校,怎麼這麼小?“你是誰,怎麼這麼小。”
朱由校聽到六龍說話,裡面問道“我是大明皇帝朱由校。你們昨天是不是來我去了未來?”
未來?六龍嘰嘰喳喳的相互問道。誰帶了這個小人去了未來。
日車,是羲和的駕車。自然有著羲和的一部分的神力。就是穿梭於過去未來。六龍一打商量,就是既然朱由校說他們帶過朱由校去過未來,那麼他們就帶朱由校去未來。
六龍的頭一頂,在朱由校的大叫中將朱由校頂到了日車上,當然不是在座位上,而是在車架的落腳處。帶著朱由校向時空長河奔去。
天啟朝,崇禎朝,清,民國,建國,二十一世紀,一直到三十世紀。
“老大,羲和娘娘不讓我們跑太遠。”
“好吧,回去。”
日車返航向著時空長河逆流而上。三十世紀,二十一世紀,建國,民國,清,崇禎,天啟。
天啟元年,朱由校看著臺下的大臣。有些不可思議,原來還在三年後,向著又回到了三年前。自己剛剛登基後不久。
是王伴伴。朱由校看著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