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也沒有上心,土人們奉上降表就行了,懶得去管,蒙古人都是北人,江南水鄉都呆不習慣,何況大山中的瘴氣之地?
生活也許會苦一點,但有錢也就無所謂。
“那裡離大理很近,從石門蕃過三臺山,就是大理國了。”長孫豪道:“我也沒去過,不過聽說過,秦鳳路有人過去做玉石買賣,恰巧與我相熟,聽說的。”
他想了想,笑著對長孫弘道:“二郎,你們紙坊也就別想在那邊做生意了,敘州三蕃上下找不出幾個會寫字的,你們恐怕在那裡賺不到錢的。”
長孫弘也笑一笑,道:“只是過境,主要是賣到大理去。”
三人都是一陣說笑,談些新聞舊事,在閒暇裡打發時間。
第三天晚上,就是除夕了。
李家村的除夕,當然沒有富庶之地那麼熱鬧,也沒有城裡人來人往的喜慶,山村中過得樸素,除了李顯家掛出來大紅燈籠外,其他家家戶戶的只是點亮了油燈守歲,朦朧的光在寂靜的大山中格外明亮,如墨色的大地上閃爍的星星。
長孫家與李家村的其他人家一樣,早早的從山上砍下了竹子,備在院子裡。一家人在屋裡吃晚飯,張氏特地煮了一塊長孫弘帶回來的大肉,這頓飯吃得歡歡喜喜,還喝了一點酒,這酒比冉大器的酒還要難喝,不知道是什麼釀的,喝得長孫弘直梗脖子,心道當初拿這個去跟林玲子消毒,沒弄出人命都是運氣好啊。
到得午夜,長孫兄弟去到院子裡,燒起一堆火來,把砍成一段段的竹子丟到火中,竹子在火裡燃燒,發出一陣陣“噼裡啪啦”的燃爆聲,這就是爆竹了,寓意驅逐厄運,希望來年幸福。
整個李家村都是用的這種爆竹,啪啪啪的爆裂聲不大卻很溫馨,村裡小孩子今夜可以很晚才睡,在村裡到處亂跑歡呼,去各家討要吃食,長孫保正家自然是必去的,一來表示尊重,二來,人們都知道,保正家的兒子從縣城裡回來了,帶了好多年貨。
長孫豪也笑嘻嘻的分發麥芽糖啊之類的東西,一次一小塊,大概一口就吞了,得到的孩子卻喜不自勝,放在嘴裡抿著,分外的珍惜。
長孫弘躺在院裡的磨盤上,聽家人在耳邊談天,火光中的竹子不時的爆出一個火星,發出一個響聲,與外面的爆竹聲混雜在一起,讓寧靜的山村之夜變得稍稍鬧騰。
過不多久,從李家的方向,爆發出一陣明顯不同於其他貧戶家爆竹的聲音,要響亮得多,長孫弘知道,這多半是真正的爆竹了,用紙把火藥裹了,點燃後發出的聲音。
真正的鞭炮價格不菲,很少有人用,唯有富人方才可以燃放,門外有孩童呼喝著朝那方向跑過去,嘰嘰喳喳的覺得很新奇。
長孫豪悻悻的從門口轉回來,剛才那個孩童連麥芽糖都不要了轉身就跑,去李顯家看熱鬧,弄得他很無趣。
長孫進大聲的笑,於是長孫豪就生氣,說不發糖了。過一會又有孩童上門,他卻依然溜溜的跑去大門邊,笑嘻嘻的散發。
長孫弘看著這一切,眼中目光閃爍,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又仰頭望天,皎潔的月亮伴著群星,銀河玉帶一樣鑲滿了蒼穹,俯瞰著大地,如主宰世界的神,與十二歲的長孫弘對視。
大宋寶慶二年,就這樣在竹節噼啪聲中,過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