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時候顧不上寫,寫的時候思路就斷。

任何能力的提高都必須經過反覆地訓練。我們需要練習“重複自己剛剛講過的話”,把自己講過的話的內容在大腦裡面清晰地固定下來——即大腦能夠把在“無重複意識”情況下說過的每句話每個字能“復讀”出來。直到自己能夠把說過的話非常熟練,即使坐下來寫字時都不至於忘掉時,就成功了。其實,我們是在訓練大腦的“錄音”功能,相當於給大腦配了個“復讀機”(本人一直以為,復讀機的出現是語言學習的一個技術突破)。

這項能力說起來好像很複雜,實際上任何人在有意識地練習之後,在短期之內就能掌握和運用。而這種能力一旦擁有,就真正做到了“出口就能成章”。

方法三

“成章就能出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特質三 寫口(3)

“外語口語”的訓練法門

漢語是母語,口語的練習很難有什麼心得可談。英語是專業,很像母語,而日語、法語和義大利語等外語口語的學習和練習讓我對“外語口語”的訓練有了很深的體會。

我發現,跟別人交談時,愛表達的話題幾乎是相同的,只是表達的語言不同。當我想與人溝通時,會在日語、法語和義大利語中去找跟英語中相同或相近的那門語言中地道的句式去表達,而這些句式又恰恰是我說漢語時經常在口語和寫作中運用的。當然我這裡的“口語”不是僅僅指那些簡單的“你好”、“我的名字叫什麼”、“天氣如何”、“再見”等日常用語,更多的是指語言交流和思想溝通等語言句式。

基於上面的發現,我在我的“英語口語訓練營”中的做法不是讓孩子去大聲地說一些簡單的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等低階的只練發音的句子,更側重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的系統表達能力。

方法四

突破“無話可寫”——

做“聯詞造句”的練習

縱觀寫作能力培養的全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無話可寫;第二階段,有話肯寫;第三階段,有話就寫。下面就在各個階段採用不同做法來養成習慣。

第一階段:跨越無話可寫

這是沒有寫作習慣的人,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往往是拿起筆來就發愁寫什麼,思前想後,實在是沒的可寫,就開始萌生退志。實際並非真的無話可寫,而是可寫的東西太多了,都想寫出來,一下思緒的閘門被塞住了,疏導的方法:第一步先建立信心——我能寫。

方法五

“聯詞造句”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英語在初高中階段的寫作(writing),從嚴格意義上講叫作文(position)。只要求用簡單的話來表達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意思。現階段注重的是表達意思,而不是語言本身的美。所以在初高中階段英語寫作時,一定儘量用簡單的詞彙、片語和句式,英語中的成語(idiom)儘量少用,以免錯用扣分,正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平時多積累一些基本的詞彙和句型結構。先用它們單個的造句,造完後與書本上的例句對比;也可以模仿造句。透過所造的句子與例句的對比體會其用法。同一個片語多造幾個,也是“一題多遍做”的方法。

方法六

學會思考,大膽仿造——走出“真人真事和親身體會”的寫作練習誤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點兒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念得出來。所以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 ——冰心

基於上面的說法,很多人得出結論:如何寫出真情實感?*人真事,親身經歷。

果真如此嗎?

且看一個家長和孩子的事情:

一個孩子不會寫作文,家長很是頭痛,聽說要想寫出真情實感,須*人真事和親身經歷。並且也有內行人士給出建議,要儘可能地讓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這樣會對孩子的寫作有所裨益。暑假裡花了3 000元錢,讓孩子參加了一個旅遊夏令營。實指望能對孩子的寫作有所啟發,至少對生活經歷是個豐富。孩子回來後,媽媽滿懷興致地讓孩子談談感受。沒想到的是,孩子一臉疲憊,說道:“沒意思。夏令營的組織者偷工減料,好玩的地方不讓去,去的地方不好玩,無聊得很。”

媽媽聽完,儘管心裡不樂意,還是笑容滿面地啟發道:“沒關係,寫篇文章吧,你就把你的真實感受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