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王的臨時營地裡,雖然很簡陋,但是燕王朱棣將之後的事情想的清清楚楚,甚至言語中與方中愈見面的,畫面都思考得清清楚楚。
雖然他並不知道方中愈現在在哪裡,但是他心裡知道,不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不管朝廷的軍隊與他手下的軍隊,什麼時候接上的,什麼時候進行最後一戰,他心裡都知道,中愈肯定會出現的,這個年輕人,將自己逼往絕路的年輕人,將自己南下美夢一次性打破的年輕人,一定會出現的。
那個年輕人現在在哪裡?
他並不知道,但是他唯一知曉是隻要這邊出現了什麼意外,那個人一定會出現的。
大明朝京師裡的官員,還有他的侄子,朱允文,他對他們都很瞭解,所以之前雖然他有一些失敗,但是大部分戰事還是獲勝了,而且這一次南下,可謂是戰果碩豐。
但是就偏偏是這個方中愈,他對他一無所知。
因為不瞭解,所以沒有辦法對他的想法做出應對,也沒有對應的政策來把這些事情處理清楚。
也正是因為不瞭解,他這一場,才這麼失敗。
他根本就沒有預料到,會有一支軍隊出現在戰場上。
而且就那麼巧,出現在他們的關鍵部位上,再這一場戰爭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就在那一場戰爭中,將他們的主力完完全全打殘,甚至是後續的行動,都受到限制,也被朝廷的官軍,一步步緊逼,最後,丟盔棄甲,棄城而逃。
他手下的人可謂是大部分都在逃亡,甚至是最器重的朱能,張輔,邱福三人也在逃亡,頂多還算是一些有規模的,跟著他們的親衛逃了出來。
那些已經投降的人,他並不準備追究,也沒有能力去追究,禍不及妻兒,他不會說對那些士兵的家人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更何況東山再起還需要那些人。
就算是過河拆橋,也不是現在。
這段時間註定想了很多。
事情已經發生了,他不想對這些事情做太多的解釋,但是他心裡很清楚。
能不能回來?
能不能真正的成功,能不能反敗為勝,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
他不是沒有想過反抗。
有些事情堅持了太多,他也不好跟他過多的說什麼,只是他自己的一個想法,別人都不知道。
這個世上有太多的事情解決不了,也說不清楚。
他們都在等待一個奇蹟,不僅僅是燕王朱棣,還有方中愈,還有諸位統軍大將。
事情沒有那麼容易解決,他們也自然知曉。
在沒有真正的到達最後一刻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有翻盤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就等著吧。
前線諸位統軍大將得到聖旨的訊息也傳到了,那些隨軍的文臣耳中,還有京師這邊的官員耳中。
但是很明顯,他們手裡並沒有這樣一份聖旨從京師裡發出去,也就有人猜到了,那是,和之前的聖旨一樣。
早早的就離開了,即使拿走那些聖旨的人,就是錦衣衛的千戶,方中愈。
除了他,他們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麼人,畢竟能如此讓皇帝信任的人除了錦衣衛以外,他們也想不到其他人。
錦衣衛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也就是說他們將很多的訊息都給了皇帝,而那些東西,他們沒有資格,也沒有渠道知道。
但是他們不可能對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做出了決斷,也就是說那些聖旨是空白的。
想想也能想得到。
有人覺得這是胡鬧。
也有人覺得這樣的事情,似乎預示著一位強權人物的崛起,畢竟連皇帝都願意把聖旨,空白的交給他。
要是他在那封空白的聖旨上胡亂寫的話,該怎麼辦?
不是沒有人想到這個問題,但是,經過和身邊的人一番討論之後,他們最後都放心了。
目前看來,方中愈拿著這兩份甚至並沒有做什麼不妥的事情。
除了程式上的不妥之外,沒有其他,不安分的東西。
既然如此,他們就放心了。
朝廷的軍隊,向前執行的速度很快,雖然輜重,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往北方運,但是還是有一些困難的,所以這一段時間他們的執行速度也比之前降了下來,畢竟不可能一直進行引導,每一位士兵都要得到充裕的給養。
雖然還是給他們減少了一些物質上的補助,但是對於其他的,他們也沒有什麼不滿足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