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

那道聖旨就是明證。

雖然不是建文皇帝寫的,但是他能允許錦衣衛把這種東西拿出來,也就是說,他肯定是預設了,知道這件事情。

建文皇帝的期望並不大,只要能夠平定燕王的叛亂就行了,但是方中愈不會那樣想,所以,這裡面暗含的意思也就能猜到。

皇帝著急啦!

作為大明第二代皇帝,太祖皇帝的親孫子。

他必須要保住太子皇帝留下來的這大明江山。

就算那個想要這個江山的人,是他的四王叔也不行。

錦衣衛的渠道,一直都很暢通,在這邊接到聖旨的時候,京師的建文皇帝也收到了訊息。

之前給中愈的三份空白的聖旨,現在已經用去了兩封。

建文皇帝對他這樣的想法並沒有意外。

雖然感覺到他有些著急,但是既然已經答應他了,由他任用,那這一次的用處就是合理的。

經歷過這一次的大變,建文皇帝朱允文似乎比以前更加成熟啦,他現在考慮問題比以前全面了,大明報和遜志報的每一份報紙,他都會去看去吸收那裡面新的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他覺得那些東西可能有一些虛假宣傳的部分,但是越到後來他就明白這些東西是真真切切的與大明江山有關的。

他不能在這兒,其他人矇蔽了他的雙眼,所以那也是他獲取外界資訊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也許現在每天,早餐的時候看著報紙是他最幸福的日子。

因為沒有人會去打擾他,他一個人會安安靜靜的看完上面所有的東西。

時間久了,他也猜到了,有些東西就是給他看的,而且那些東西蘊含的東西有很多。

他時間久了也會從上面判斷出真真假假的東西。

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他隨意的一句話,因為相信中愈而答應入股做的這件事情,現在影響到底有多大?

只要是朝廷官軍,實際控制的地方都現在有一家,至少是有一家大明報,或者是遜志報分社。

現在他們兩家,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分的挺開的,但是向外擴張,還是一起。

只要有第一家就會有第二家,只要其中一家在另一家就會來。

這是他們商量好的。

機構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需要專業的人員也就更多了。

現在他們還在自己培訓,但是,已經按照中愈的意思,開始準備技術學校。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考舉人。

這是他們經常宣傳的思想,他們要問有一些人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前途。

當然宣傳歸宣傳,幾千年下來的科舉不是那麼容易就會離開人心的。

但是總有一些人,科舉失敗,不能給自己家裡掙一份讀書的功名。

所以他們現在獲得的人才還挺多,再加上慢慢培養的就會更多,所以這些人,現在也很滿意,現在的處境。

記者這個行業本來就很危險,更何況他們還要採取前線的報告,除了一些機密的東西以外,都是可以向外報告的,所以朝廷官軍獲勝的訊息,有一大部分都來自於他們這裡。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不太習慣,隨軍記者這個身份,對方同樣也不習慣,但是後來當他們的作用體現出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他們的存在,甚至還有一些士兵,主動保護他們。

因為他們讓他們的形象在報紙上到一起見了家鄉的百姓,知道他們正在為國奮戰。

讓家裡的妻兒不在擔心,他們依然成功的,在這場上活了下來。

他們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將戰場上的一幕幕一幕幕像會傳遍了大江南北,只要是有大明報和遜志報分社的地方,這些東西都不會少。

當然該有的監管還是要有的,這些人不可能什麼都往外說,積極宣傳並不代表把什麼都往外說,有一些,失敗的案例,甚至是一些暗地裡的規則,不在他們之內。

在這關鍵的時刻,這些還是要保密的為好,況且在這兩份報紙成立之初,中愈就答應過他們,不會太多的管它們的內容,但是如果已經威脅到朝廷的案例,百姓的生活,那那些內容必然是被封禁的。

在北平城外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

這裡搭了不少架子。

一群人正在這裡,煮著啊,午飯吃。

在這片地方,周圍的地方,還有一些人在守著。

人數不是太多,但是很分散,也就是說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