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拿了另外一本摺子看了看。
心裡頭嘆了一口氣,看來方中愈真的是把這些人的心思都把握得透透的。
之前方中愈說有很多事情其實解決起來非常的容易,甚至可以說打破文臣團結一致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選出一個頭來。
之前她還覺得似乎有些誇大的一些作用,但是如今看來這項作用非常的大,因為上來的摺子基本上都在陳述各自的理由,認為自己可以擔當議事長,又或者是支援其中一種方式,總之拐彎抹角的就是在告訴皇帝議事長最終會落在誰誰頭上。
在之前那些官員們可能會反對這樣的政策,可是再仔細的弄懂一些調整之後,他們就會知道皇帝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會起作用的,至少如果連議事長都沒有辦法平衡各方,甚至是起到一些勸阻的作用之後,皇帝還是會出面的,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希望這樣的情況不要發生,也就是說依靠自己能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好。
大家似乎都忽略了這樣的事情,可對於更多的人來講,如果能夠把那個位置握在手上,忽略這些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皇帝如今就已經沒那麼管事了。
對於文臣來講,他們更希望的是皇帝能夠表現得平庸一些,或者說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而不是在平常什麼事情都要管。
這是他們一直追求的太祖高皇帝當初的做法,其實現在看來並不是太正確。
畢竟每一件事情都要管,就完全束縛住了官員的自主性,他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為了考慮皇帝的想法,不得不深思熟慮,甚至是做出一些違揹他們自己想法的事情。
當然也許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情才是正確的,可世界上又有哪些事情會這麼絕對絕對的正確和絕對的錯誤呢?既然沒有,那麼大家還得按照之前的事情一一來做。
建文皇帝朱允文打算再等等,雖然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說的天花亂墜,可他還是不想太早的把這件事情決定下去,畢竟牽扯的實在是太多了,他還得再想想,雖然這件事情遲早是要解決的,可既然能夠拖一天,那就再拖一天吧,如今這些人為了得到這個位置,肯定還會活動一番的,甚至是說在操場上處理事情也會更加的賣力,朝廷竟然能夠用這樣一個位置來讓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說明朝廷還是非常的有能力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就是這樣打算的,他打算這些摺子既不回覆也不向外傳出風聲,總之大家就慢慢的猜著吧,誰猜中了,嗯,也沒有賞賜。
皇帝的想法他們已經很久沒有仔細的揣摩過了,畢竟忙碌的事情已經讓他們不得不抓緊心思做更多手上的事情,連家裡的情況都不再關注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出現這樣的原因,皇帝一直希望大臣們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而不去牽扯到其他的,甚至是結黨營私這樣的行為,可是官員們也有著各自的想法,他們希望皇帝不要干涉,至少能夠讓他們自己的意願能夠更加貫徹的執行下去。
尊敬皇帝和掌握權力來講,他們寧願明著尊敬皇帝,暗地裡掌握實權,這是每一個人的想法,畢竟除非學了整個攤子,否則的話,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權力之下讓自己過得更快活一些。
皇帝年紀越小對於臣子來說是越好的,這個時候他們掌控的權力就會更多,而皇帝年齡越大,恐怕他們就不太容易從皇帝的手中拿到權力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以前是不太懂事,所以才會放鬆了警惕,出現了那麼多的漏洞,後來年紀大了,對政事也有所瞭解了,所以進步的很快,如今他能夠自己把手中的權力放下,是因為他知道,就算是他把權力放下了,依然還能夠收回來,那是基於他對於整個大勢的把握,還有一群願意在他身邊為他服務的人,包括錦衣衛的所有人。
對於方中愈的建議他都是一直選擇聽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軍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如今北方大營內部一直都認為見過皇帝專門玩,才是能夠掌控整支軍隊的人,他們也是一直這樣宣傳的,對於並不和大杜甫他們該怎樣工作還是怎樣工作,但更多的指揮權還是在皇帝手裡。
雖說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些不太符合道理的,可大家知道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的促進整個朝堂的平衡,皇帝如果沒有權力,手裡沒有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制衡助手下的大臣,也沒有辦法讓天下事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
各個部門如今都在擴張,手上的職能也越來越清晰,他們也需要更多的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權力,這也是為什麼辦理學院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學院,不但從各地的人才之中挑選出符合他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