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力量。
這一點是沒有誰會去磨滅的,畢竟大家想不到的事情不代表這些官員們想不到,因為他們身邊的人太多了,一個人想到一個臉,就足以讓他們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清楚。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許是他們太過謹慎的情況吧,所以並沒有其他的人來跟方中愈探討見面,畢竟方中愈的身份太過敏感。
就好比和之前一樣,沒有人會在這上面在意太多的事情,方中愈如今能夠做到的就是這些。
一封封書信不斷的從這裡發出,會議到全國各地,只要有錦衣衛重大線索的地方,當然更多的是回到京師,由汪雨晨所領導的幕僚分析和情報分析小組會對這些事情做以分析。
之前沒有想到的,現在要補充起來,之前想到的要擴大化,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最終的時候為他們所做的付出一些努力,甚至是幫助他們承擔一些責任。
皇帝要做的事情沒有誰能夠阻擋,就好比當初始皇帝做的那些事情一樣,雖然對百姓不太人道和強大的壯舉還是產生了。
長城也在不斷的修建和改造之中,這也是因為如今版圖越來越大,既然朝廷能夠佔領更多的地方,為什麼不把那些地方依然擴大了,所以現在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以前有長城的地方,在不斷的修復加強,沒有長城的地方,現在在修建更多的東西。
工部尚書鄭賜也一直參與了這個行動之中,現在掌握了足夠的技術和理論知識之後,工部上述政策已經開始聯同大都督府將修建長城的工程提上了議程。
雖然說疆域越大邊疆就越遠,甚至說不要這樣過度的圈定邊疆在哪裡,可是方中愈還是對他那些後輩子弟不太相信,至少害怕她們最終會敗壞掉自己所創下的基業。
所以至少給他們保命的東西,要把整個防線往外推,更重要的是留下現如今大明所能掌控的實實在在的土地,就算是那些經理部落,如今也不得不做強大的宣傳,告訴後人。
大明的土地雖然大,但沒有一塊是多餘的,也就是說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會獲得更加強大的。
他們必須要給後代留下更加強大的大明,也就是如今他們所能看到的情況,而且土地必須越來越大,對於地圖的宣傳也要越來越大,這才是能夠讓他們保證,後期不管是什麼情況,都不會有人放棄這些,甚至說產生爭議這些。
所以說不管怎麼說獲取最後的強大才是他們願意做的,也是他們能做到,否則的話這一切似乎都不太靠譜。
“陛下,錦衣衛急報。”
“呈上來。”
皇帝朱允文知道,一般這樣的彙報都是錦衣衛遇到重大事情才會做這樣的通報。
之前他們所做的事情會把所有的情報都彙集起來,而且會做一番分析,利弊還有前因後果都會講的清清楚楚,最後才會傳遞到建文皇帝朱允炆這裡來,而如今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他們也會直接把東西送過來。
這一次送來的東西就是方中愈所呈上來的奏報。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了看手中的東西才發現原來他之前所做的那一切,現如今被這麼多人關注著。
皇叔們惦記著大明天下,他心裡是清楚的,但眾多的房叔其實對於他的防衛並沒有太大的威脅,而有威脅的皇叔如今基本上要麼僅靠朝廷,要麼遠離朝廷,總之目前他與諸皇叔之間的關係還算比較恰當的。
“回覆,朕知道了。”
“是。”
前來送信的人已經非常瞭解皇帝朱允文的風格了,所以當朱允文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知道該怎麼做了。
有些事情並不是一定要說出口才會知道怎麼做的,畢竟他們的默契也就這樣培養出來了,而且對於皇帝來說很多事情還是要考慮到的,畢竟他們不管怎麼做都必須保證皇帝的命令能夠清楚的傳達出去,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也能夠清楚的向皇帝傳達,這樣才能方便臣子與皇帝交流,最後不影響,產生更大的威脅。
這種房子中英文心裡非常清楚,這樣的一封回覆回去之後方中愈自然知道該怎麼做,畢竟他與建文皇帝朱允炆兩個人的相處之道是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件事情是個什麼情況。
人們都不曾知曉有些重大的事情發生之後,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們也不會清楚在那些事情發生的同時又會帶來哪些變化,可有一點他們是知道的,如果他們不支援改變,最後被壓榨的總是他們,但如果他們支援的改變的話,最後可能給他們帶來好處,甚至是說可以幫助他們獲取很多他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