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故事總是會發現不一樣的情況,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可能根本就不清楚自己遇到了什麼,又經歷過什麼。
方中愈在北方遊蕩的時候,進市裡反而是動盪不安,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是多少還是能夠讓人們知道,有些問題跟他們之前是不一樣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比之前更加的忙碌,雖然他一直在考慮著把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斷的下放下去,讓更多的人幫他做這件事情,可是如今看來效果並沒有太好,畢竟他們一直都在顧慮著,怕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皇帝有了想法,其他人自然要遵從,這也是為什麼六部尚書和其他新提拔起來的部門如今都非常的看重規則,因為在一定的範圍內大家還是要遵守規則的,至少不能因為某些事情而帶來各種不一樣可能出現的情況。
權力再大在某些活動範圍內還是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的,畢竟如果破壞了規則,影響的是所有的人,大家還是要在規則內做事情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他們一直在努力的維護這樣的規則。
可以慢慢改變,可以破壞,但是不能消滅,因為循序漸進這樣的過程是他們一直都遵守的。
皇帝心裡很清楚,他們做的事情是就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大明。
不需要用那些下三濫的手段,不需要用人命來填,他們需要的是更好的政策,不僅是經濟上,還有其他方面的,也就是說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好所有的事情。
和其他穿越的人不一樣,其他創業的人遇到的事情和東西都是圍繞著他們轉的,方中愈來到這裡之後,他雖然參與了大多事情,但不會去幹涉太多,因為他知道一個自然的程序只可以推快,但是不可能完全一步完成,所以更多的事情還是依靠他們一步一步往前走。
這也是為什麼?就算是她去見了肅王,也會把這些事情商量好。
他考慮清楚了,要在這件事情結束之後,與肅王還有外封的其他王爺好好談談。
或許他們的目標將要變得更加的強大與繁瑣,因為看如今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似乎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如今朝廷到底要做些什麼事情,這才是他們忽略的東西。
可以說整個大明朝廷如今後悔的人也不少,之前房東也想要獲得,他們支援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參與,也就是說現在他們還處於一種比較忙碌的狀態,但是如今跟方中愈在一起的那些人獲得的就更多了,這也讓他們更加的確認有些事情是值得做的,而有些事情確實不值得做的。
因果論在這裡似乎很是吃香,什麼都往因果上靠的話,似乎也非常的容易。
畢竟老百姓雖然在不斷的學習知識,但是對於神佛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敬畏的,不是說他們迷信,只是因為他們確實沒有那樣的理解。
至於其他人到底是怎麼想的,現在他還真的不願意參與。
人與人之間的事情有的時候就那麼簡單,但有的時候卻又那麼的複雜,但這一切都在向好處發展。
夢想,熱血激情這樣的詞語一直在不斷的出現在整個社會氛圍之中。
雖然問題有很大,甚至可以說很多人看到的東西都不是他們之前理解的東西,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現在這樣的情況。
整個帝國的發展在如今來說是一件最大的事情,不僅僅是朝廷官員,還有那些百姓們,他們心裡都非常的清楚,要做的事情就是。
帝國的榮耀對於他們來說似乎變得不太那麼重要了,可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去做,反而是越來越多的人看重這些。
方中愈想好了,如今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打下更多的土地,這樣的話每月王爺不管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只要促使他們繼續做下去,那麼就一定會得到妥善的安排,這些人不會成為朝廷的蛀蟲,也不會影響整個帝國的發展。
與其他人相比,方中愈最大的問題就是基礎不高,也就是說它並沒有什麼龐大的基礎,反而是驟登高位,所以總是會引來一些不好的問題。
但是自從他在平叛戰爭之中展現出來了強大的運籌帷幄的能力,甚至是代理的大明幻夜騎所做的那些事情。
讓軍方看到了一絲希望,所以之前那些搖擺不定的人最終都選擇支援她,這樣她才會有了龐大的基礎,到最後這一切都呈現出比較正常的狀態。
所以這幾年來不管方中愈提出什麼樣的政策,只要稍加論證,有可行性的基本上都被執行下去了,參與執行的不僅有那些文官們,更多的是那些武將,因為它們或多或少背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