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好多人,而方中愈一定會首當其衝的。
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這些道理不懂,他都能看出來,更何況是比他更聰明的兒子。
所以他想要阻止這番事情。
“父親,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況且本土現在其實只能完善,而不能做出更大的突破。
這一點相信,您和諸位伯叔心裡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大明北洲就成了最佳的實驗地。”
方中愈這才發現,也許是這一段時間自己跟父親溝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父親有這樣的疑慮也非常的正常。
再加上方孝孺身邊也有一部分人,就算是他們支援方孝孺在思想上做更大的突破,在身份地位上有更大的提高,但不能說明他們就希望完全的挖掉儒家的根基。
這一點想必更多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方中愈如今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你,想弱化皇權的力量?”
方孝孺結合他自己所聽到的那些傳言,再加上自己之前對於中愈所做事情的瞭解。
所以得出了這個結論,雖然他問出這些話來有些艱難,可是他還是看到了自己的兒子沒有絲毫的差異。
既然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要麼是自己的兒子隱藏的太深,要麼就是他真的是這樣想的。
一想到可能帶來的後果,方孝孺腦門上直接冒汗,心裡的震驚根本就掩飾不住。
就算是之前他有著很好的養氣功夫,現在也一下子破功了。
“父親,您這是怎麼說呢?
皇權的限制一直都在做呀,甚至是陛下自己都在限制自己的權力。
他也害怕大明後期的皇帝管不住自己,亮出滔天大禍來,所以如今朝堂上才有這麼多的改變,這不是很正常嗎?
孩兒只不過想把這樣的事情多推動一些,讓更多的人來做,理念深入人心,自然能讓更多的人想出更好的辦法。
本土受到限制太多,大明北洲確實是最好的地方。”
方中愈笑了笑。
方中愈越是說得如此輕鬆,方孝孺就越是覺得事情不簡單。
畢竟按照任何一個人的想法,皇權都是應該高高在上。
甚至他們之前所做的宣傳也是這樣。
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削弱皇權,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威望可以折服這麼多人。
“不,為父知道你想做的肯定不是和本土一樣,畢竟那個地方實在是太遙遠了。
沒有特殊的方法,肯定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所以,現在,所做的這些事情,都在打基礎。
對嗎?”
方孝儒很緊張,他生怕從自己兒子嘴裡吐出一些,他不想聽的話。
那樣的話,會讓他非常難做的。
這是一個事實,而且這麼久以來大家都是這樣想法的,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才是方中愈的高明之處。
有話語權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所得,沒有話語權的人就算是讓他們得的少了。
他們也不會有過多的想法,有想法現在也改變不了,這就是目前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在沒有一些大的改變的時候,他們都會存在。
方孝孺其實非常的緊張,一旦方中愈嘴裡冒出了一些可能不好的字眼。
他都不知道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兒子,怎樣面對他教的學生當今陛下。
所以他一直盯著方中愈,盯著自己的兒子,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來,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打算。
這樣的事情很殘酷,但卻不得不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