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太好,這讓他有些擔心,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可是他的心裡又有些清楚。
自己沒得到什麼急事的彙報啊。
所以他也不打算糾結了,就直接問父親吧,想必父親會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中愈,坐吧。”
方孝儒擺了擺手,示意方中愈不要太過拘禮。
他們兩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實更像是朋友。
當然,這是現在的模樣。
以前,方孝儒可是一門心思做學問,想要復古周禮的。
那個時候,他可是死板的很。
就好像大多數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怎樣才可以做好一個合格的父母。
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更多的是批評教育為主,卻從未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自己的孩子。
方中愈要真的是什麼都做得不好很隨意的話,保證會受到他的批評。
可是如今不會了,他也知道方中愈在思想上的造詣肯定比它高。
雖然沒有他的引導,沒有他的更適合在大明如今這個狀態下發展。
可是有一點他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如今這種狀態下。
他還得仰仗自己的兒子,在眾多的方面。
這倒不是丟臉的事情。
如今朝堂上下,甚至可以說整個大明的,高層區域,誰都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兒子。
沒別的辦法,誰讓他們的兒子跟方中愈的關係好了,分羹分羹就是大家一起來分,而不是誰家獨大。
恐怕這也是方中愈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因為它讓更多的人有了共同的目標,收穫到了各自的利益。
所以方中愈很多推行的政策都可以推行下去。
有人鬆口才能放鬆更多的東西。
朝廷現在一致對外,雖然他們沒有明說,可是高層裡面都清楚,現在就算是內部爭鬥,也不能影響到整個帝國的大政方針。
正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才可以通力合作,就算是背後捅刀子,也不會做得太過分。
這件事情方中愈之前就已經考慮的非常清楚了,在某些行業還是需要眾多的力量參與的,這樣才會有競爭,有競爭才會有突破,有創新。
而且許多的大事件都是由少數幾個人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但總還是要有一個人拍板的,就好比如今這樣,很多事情是議事長決定,當然更多的是由皇帝親自決定。
“為父聽說,你要在大明北洲,進行改革?”
方孝孺這才開口說了話,方中愈聽到這句話之後也鬆了一口氣。
他本來以為出了什麼事情,可是現在看來父親似乎並不擔心其他的事。
這讓他真的放鬆了下來,如果是突然出現的意外,他恐怕還有些手忙腳亂,可是既然父親問的是大明北洲的事情,那麼就有的說道了。
他在這上面下的功夫不比其他人少,甚至是那些現在已經在大明北洲的人都不一定有他想的多。
“原來父親是指這件事情嗎?確實是的。
陛下那邊,我也已經溝透過了。
當然,還沒有決定,但是有些初步的構想!”
對於父親雖然之前有些頑固不化,但是如今很多事情也能放著方中愈來。
這一段時間他已經很放鬆了,因為自己的兒子要成親了。
可是今天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他有些心裡不太舒服。
“這個是不是不太好,朝廷如今經得起這樣折騰嗎?”
可以看得出來方孝孺在盡力的壓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是委婉的提出來了他的反對意見。
如果換做別人他早就生氣了,可是對於自己的兒子,他還是選擇了委婉的方式。
從別人耳中聽來和從自己兒子口中得到親口承認是不一樣的感覺。
方孝孺現在越發的擔心了,他之前一直認為中愈所做的事情是沒有錯的。
只不過如今看起來,自己的兒子比他之前的膽子更大。
雖然說富貴險中求,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可是方中愈如今所做的事情多少是有一些風險的,方孝孺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有太多的牽扯。
當然更多的是因為他不希望兒子深入險境,如今大明朝廷和之前一樣,雖然變化的很大,可是風險依然存在,這內在的風險誰都說不清楚。
說不定一下子崩潰就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