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進宮,就該明白的。
駙馬爺,自顧自著講著那天發生的事,中愈也就聽著,說著說著,駙馬爺還留流下了兩行眼淚。
我清楚的記得,皇父彌留之際,指著今上,那時還是皇太孫的允炆說到,讓他小心四哥,不要放鬆警惕,還囑咐了一些人事安排,撐著那口氣說了許多。
後來又拉著我的手說:“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後來又把傳位遺詔交到我手上,留下遺命:“敢有違天者,汝討之。”每思此事,便覺愧對皇父啊。
殿外大家跪了一地,皇父囑咐完,就駕崩了,之前清醒的時候,皇父提及宮裡的嬪妃都要賜死殉葬,今上有些不忍心,但幾位大臣認為那是大行皇帝遺命,不能不遵守,只要無所出的,都被絞死了,那幾天,宮內人心惶惶,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腦袋。
呵呵,說是因為大行皇帝遺命而不得不遵守,我是不信的,無非是這一大幫子文臣,之前被皇父殺怕了,皇父駕崩了,他們掌握著筆桿子,給皇父再加一個身後罵名罷了。
中愈心裡也是這樣認為的,本來就是筆桿子的事情,最顯著的就是明末東林黨的那一批人,誰知道他們都幹了些啥,幾百年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楚。
後來,今上繼位,天下大赦,本就是太平盛世,不曾想,一年光景未到,四哥就靖難起兵,打的幌子雖大,終歸名不正言不順,但是,朝廷卻無力平叛,唉。
駙馬爺自說自話,在屋裡來回踱步,中愈也是知曉了當初具體的事情經過。
“叔父,若有機會,你可願和燕王爺對陣?”
駙馬爺,扭過頭來,雙眼通紅,不知是激憤難耐,還是剛剛哭得太厲害,“若有機會,我必當遵循皇父遺詔,平滅叛逆,保我朱家江山。”
“那就好,那就好。”歷史本就如此不羈,本來在歷史上梅駙馬在建文三年十二月月末奉命出兵鎮守淮安,但是中愈的到來的時候,剛好提醒了方孝孺,那次長談之後,梅駙馬的安排押後,徐輝祖的大軍在年後北上禦敵,一拖就拖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