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的生涯,不是徭役,是打工掙錢填飽肚子,當地的縣衙,組織民眾,開挖山渠,平整道路,搭橋開山,總之是哪裡缺少公眾設施,哪裡就有朝廷組織的流民聚集。
不過現在還好,至少他們能夠填飽肚子,養活家人,不用再擔驚受怕,餐風露宿,以工代賑的決策初見成效,給朝廷的摺子也寫的比之前有底氣多了,畢竟,這就是政績啊,誰不希望這樣的事情越多越好,他們也從心眼裡感激出這個主意的方中愈。
這是真的,從來沒有一位大人可以在基層的官員中獲得如此大的聲望與支援,現在出現了一位,那就是中愈。
京師裡各項行業蓬勃發展,廖氏兄弟組織的貨棧生意也開始了第一步的實施,開始在京師和京師以南選址興建大的倉庫,用的是最堅固的木料,地基都在夯實中,中愈告訴他們,要做就做最好的,上好的材料太貴,中等材料也要做出最好的東西來。
他們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情況,對於貨棧進行設計和改裝,中愈要的是大型的倉儲基地,還好,現在並不是農忙時節,一聽說有人招工,還管吃管住,很多人都來做工,這也加快了倉庫的建設,現在京師,鎮江,蘇州,松江府,四個地點同時開工,各地都派了公子哥去看著,也該讓他們鍛鍊鍛鍊了,畢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靠中愈他們幾個。
家裡的老人,看著自己孩子一改平時的紈絝模樣,連青樓賭坊都很少去了之後,他們的心倍感安慰,對於中愈的感激也更深一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的,那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出人頭地,混吃等死的從來都不是將門勳貴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