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3章 進軍準備

52師副師長率領的先遣隊,則繼續出發。

大量的部隊加入築路隊伍,加緊修造前進軍路。

而先遣各部隊則一方面聯絡吐蕃各級人士,獲得他們的支援;一方面想盡各種辦法籌集糧草。

第三,修築道路,籌措運輸進軍物資。

面對吐蕃的特殊情況,不解決道路問題,無充足的物資供應,進軍任務是難以完成的。

可以說能不能完成進軍任務,核心就是後勤保障。

為此,前方指揮員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克服一切困難,搶修雅安至甘孜段公路”,

為了完成搶築公路的任務,集中了6個工兵團和第18軍的3個步兵團近兩萬人人投入了搶修雅甘公路的戰鬥。

經過4個月的艱苦奮戰,603公里長的雅甘公路於1950年8月26日全線貫通,進而在甘孜建立了鞏固的前進基地,使進吐蕃部隊的物資供應有了保障。

10月,雅甘公路從甘孜西北穿過雀爾山延伸至竹慶,公路里程達750公里。

與此同時,滇省方向,滇西援藏委員會公路局組織軍工、民工1.7萬人,搶修了大理經麗江至中甸的公路,並使公路由中甸繼續向西北延伸。

西北軍區抽調了一個騎兵師,搶修于田經普魯通往西藏阿里地區的道路。

駐青海的部隊第1軍亦抽調8000餘人,自同年5月至10月,搶修了湟源至瑪多縣黃河沿鎮的600公里急造公路,

第3軍修築了西寧至享堂、大坡山的公路。

一條條公路的修建,大大改善了進吐蕃部隊的交通狀況,為保障進吐蕃部隊的物資供應創造了條件。

隨著公路的修建,西南軍區組建了2個汽車團又2個汽車連、4個輜重團共汽車853輛、馬車295輛、馱馬2381匹,擔任接力運輸。

另以2個團擔負重慶至新津的運輸任務。

部隊走到哪裡,物資就送到哪裡。

通公路的地方用汽車運,沒有公路的地方用馱馬、馱牛馱。

河水攔路,就用溜索、牛皮船運。

空軍克服氣候惡劣的條件下,出動1個運輸機師計30架飛機幫助運輸。

各機組經過數次試飛,終於突破“空中禁區”,在甘孜、鄧柯等地實施空投。

至進軍的當年年底,汽車部隊共運送物資3.5萬噸,騾馬馱運1800餘噸,空投900餘噸。

部隊所需物資的趕製,得到了全國各地尤其周邊大力支援。

物資的運輸則得到了沿途吐蕃等各族同胞的幫助,充分印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滇省軍區除組織了1800人、2200頭牲口的運輸隊外,還組織了1.9萬民工、僱請了5000頭牲口的9個馬幫大隊幫助運輸。

青省玉樹地區稱多、玉樹兩縣,調集馱畜4000多頭,把物資從黃河沿運送到囊謙、玉樹等地。

西域于田地方政府由900多名民工、4500多頭毛驢組成9個運輸大隊,為進吐蕃部隊馱運軍用物資。

西康省德格縣的吐蕃群眾,在20天內就集中了3.5萬多公斤馬草和5萬餘公斤乾柴,用800餘頭犛牛幫助部隊運輸。

著名支前模範吐蕃婦女曲梅巴珍,第1個報名參加運輸隊,帶著自己的2頭牛、1匹馬,完成運輸任務100次,被西康人民政府授予“支援模範、吐蕃之光”的錦旗。大量軍用物資運往前方,為勝利進軍提供了物資保障,增強了部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第四,進行高原行軍、作戰的適應性訓練。

為適應高原作戰,西南軍區透過調撥、趕製,對進吐蕃部隊的武器進行了改裝,

由於這些部隊當中有原國府軍部隊,所以裝備較為混雜。

在此期間,用更為輕便、型號更為統一的國產武器進行了統一更換。

如把較為笨重的水冷重機槍一律換成不需馱載的0.30重機槍,山炮、九二式步兵炮換為無後坐力炮,班、排長及機關工作人員一律配備了輕便的自動武器。

第18軍抓緊時間,利用剿匪、築路任務的空隙,對部隊進行適應高原作戰的各種訓練。如雪地戰鬥、森林戰鬥、小鍋做飯、帳篷露營、負重行軍、高原射擊等。

透過訓練,部隊在體力、戰術技術以及克服困難的辦法等方面,都有了增強和提高,從而使戰鬥情緒更加飽滿。

經過各方面的準備,進軍吐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