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休憩已畢,天色便擦了黑。
沈老太爺下午被沈信言三五句話一擠對,已經慷慨地將上院讓給了沈恆暫住,自己則挪去跟老鮑姨娘“擠擠”。
沈恆被服侍著起了身,便有人來笑著請:“回小太爺,我們大老爺一會兒親自來接您。晚宴擺在花廳,我們老太爺、老夫人已經過去了。”
沈恆皺了皺眉:“你家老太爺?”
下人愣了愣神,忙笑著賠不是:“奴婢說錯話了!家裡自從有了承兒少爺,稱呼便都升了一格兒……”說著又噎住。
如今侍郎府的人,個個都避諱提及沈承。
那是從老夫人到二小姐都無法面對的痛苦。
沈恆聽了這話,面色反而和緩下來。
喪子太痛,大約只有這種隱隱約約的痕跡保留,才能讓沈家人心裡好受一些吧?
一時到了花廳,裡頭花團錦簇,更兼著已有一兩枝早放的桃花被擺在廳角的大花瓶裡,悠悠清香,格外雅緻。
沈恆滿面笑容坐了首座。
沈恭又忙忙地招呼了眾人:“雖說分席,但既是一家子,就沒有不給族叔行禮的道理!”
從韋老夫人開始,沈信言三兄弟、三妯娌,加上沈信明兄弟妯娌們,以及沈典、沈濯、沈溪、沈佩,甚至被乳母抱在懷裡的沈沁,都一一給沈恆行了禮,彼此也認了面龐、廝見過。
沈恆看著這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心裡格外暖和,那些稱呼上的詭異彆扭,雖然格外令他皺眉,卻也被暫放一邊。
沈恭見他似有不悅,忙叫了服侍的人低聲詢問,知道緣故之後,恍然大悟,心裡立時便有了計較。
四扇黑檀鑲青玉松鶴延年的大屏風隔開,眾人分男女兩席落座,說說笑笑飲酒取樂。
沈信言趁眾人都在,笑著跟沈恆和沈信明等人賠罪:“三月十二就是禮部試。我被聖上急召入京,就是為了主持考試。所以,怕只有今日一天是空閒。直到春闈殿試之後,怕都沒有時間陪叔祖父和明兄成弟了,還請海涵!”
大秦的科舉制度大多沿襲前唐,禮部主持全國考試,拔擢出來的皆稱進士。然後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考察,再分三甲。
而禮部試的主持者,一向都是禮部侍郎。
只是如今左侍郎仍在,皇上卻非要把沈信言這個右侍郎從千里之外弄回來主持考試,讓他給天下考生當座師,可見帝寵,非同一般。
沈濯驚訝地禁不住抬頭去看羅氏。
羅氏喜笑嫣嫣,卻又矜持地抿唇不語。
好啊!娘早就知道了,卻不告訴自己!
沈濯朝著她皺鼻子。
羅氏瞪她。
韋老夫人一把把沈濯摟進了懷裡,卻去瞪羅氏。
眾婦人們看著這一幕無聲的較量,都掩唇無聲笑彎了眼。
唯有沈溪,習慣性地又去轉頭去看沈佩。
卻被沈佩歪著臉看了回去。
另一側。
沈恭得意自不必說,沈恆都笑得與有榮焉,拈著銀白的鬍子,笑著搖頭:“我沈家有信言,不啻於大廈風雨,卻多了一根擎天支柱!”
沈信言連道不敢。
沈信行最樂意聽人誇他大兄,高高興興地給沈恆敬酒:“叔祖父,您別急啊!以後咱們沈家後起之秀多著哪,我大兄肯定能一一都挑出來!您老松齡鶴壽,慢慢瞧著吧!”
沈恆樂得合不攏嘴,一口乾了一整杯酒。
沈信明和沈信成對視一眼,看向沈信行的目光裡多了三分暖意。
沈信言含笑看著自家小弟,又道:“哦,對了,還有一件事。眼下便是三月三,上巳節時,曲江那邊極熱鬧。只是我忙著,五品以上官員家眷們也被宮裡指定了要去應酬一二……”說著,頓了一頓。
婦人席上眾人自然都在屏息聽他說話。
米氏聞言忙起身道:“回大兄,我得在家帶孩子,就不去了。”
眾人都輕輕地笑。
沈信行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沁姐兒親她娘,離了一時就要翻天的。”
沈恆呵呵地笑:“誰家娃兒不是如此?三歲之前不要想從娘懷裡拽出來的!”
沈信言便笑向沈信誨道:“那麼就拜託二郎了,請二弟妹和溪姐兒,陪著顧家嫂嫂和楊家弟妹去逛逛吧。”
沈信誨挑了挑眉,做足了架勢,慢慢笑答:“那是自然的。”
馮氏等他發了話,方簡單地答了一聲“是”,又含笑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