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宮。
林嬤嬤迎出了宮門,看著大步走進來的建明帝,笑容滿面地福身道賀:“西北大捷,給陛下道喜了!”
建明帝笑了笑,卻又輕嘆一聲,在她面前站住,低聲問道:“母后知道肅國公的死訊了麼?”
林嬤嬤輕描淡寫:“知道了。傷感了沒有半炷香,就說,隴右追殺翼王的事兒,少不了他。死就死了吧。”說完,揚起嘴角,笑眯了眼睛,“倒是陛下準備了那麼久的一場大戰,大獲全勝。這十年二十年的,咱們北邊都沒有大的威脅了。實在是令人高興。”
建明帝鬆了口氣,跟著高興起來,笑道:“我就怕肅國公之死引得母親又難過。她老人家身子不好,大喜大悲的,萬一影響了病情,那可就麻煩了。”
“皇兒,快來快來!”太后興奮的聲音在內殿響了起來。
建明帝跟著這個聲音心情飛揚起來,一路鏗鏘走了進去,卻是一愣,失笑起來:“母親這是在做什麼?”
“我早就說過了的,要去跟著你去太廟看三郎他們回京獻俘!你看看,我穿哪身衣裳好?”太后竟然興致勃勃地在試衣服!
建明帝哈哈大笑,上前親手扶了太后去榻邊坐下,道:“挑這些做什麼?都是舊的。三郎回來還早,讓他們給您做新的。還有太后的鳳冠,也該打新的了。您都多少年不肯出壽春宮了。如今既然有了興致,自然色色都要簇新的才好。”
太后滿口答應,又一本正經地盤算起來:“我聽說這回戰死了的那個郢川伯原是鎮守北邊的?他一死,你肯定要調整駐防。曲好歌那個性子,肯定又丟下官印,帶著妻子到處去逍遙。你拿他沒法子,但肯定不能放過他兒子——
“到時候,我的臨波可就要跟著丈夫離京了。不成,你得給我的臨波一個大體面。這回太廟獻俘,讓臨波扶著我去。她又細心又周到,我的事情她最熟悉。就這麼著!六局給我做新衣裳首飾的時候,記得多給臨波制一份!”
建明帝聽得心裡越發舒坦起來,笑著答應,又道:“可惜沈家在孝中。不然應該讓沈淨之去扶著您。朕聽那邊傳回來的訊息,三郎眼巴巴地惦記著那丫頭。可惜又沒有由頭見了。”
太后微微一怔,忙拉著建明帝道:“可是呢,我正要問你,三郎的婚事你是怎麼打算的?淨之的賜婚旨意,你想還給她麼?什麼時候還?”
“太后可還喜歡沈淨之給您做孫媳?”建明帝含笑看著太后,目光中帶著一絲審視。
太后還沒答言,林嬤嬤便笑著從旁插嘴道:“那還用說?太后娘娘這輩子聽過幾個人的話?便是臨波公主來勸時,也是要勸一半兒哄一半兒。唯有淨之小姐,進了壽春宮就如同孫猴子進了凌霄寶殿,恨不得拆了我們這兒才好。偏太后喜愛她,看她哪哪都好。
“您瞧瞧外頭園子裡那棵老梅樹。一冬一春,險些給折禿了。太后罰過她一回沒有?還有這吃飯吃藥。老奴和耿姑姑,哪回不是千哄萬哄,才肯吃一半兒進去。淨之小姐一來,臉一板,往跟前兒一坐,太后娘娘自己端著碗乖乖喝藥……”
她還待滔滔不絕地往下說,太后狠狠地瞪她:“你還有完沒完啦?總算找到告狀的人了是不是?”
建明帝呵呵地笑,點頭道:“林嬤嬤說的朕都聽懂了。母親這是對沈淨之極為滿意,是不是?”
太后輕輕嘆了口氣,道:“只是淨之的脾氣大。從前三郎頑劣,她就不太願意嫁。現下你把她的賜婚旨意收了回來,我也不知道她還肯不肯再接回去。”
“那可不歸朕管。”建明帝笑著衝太后眨眼睛,“等三郎回來,看他自己的。若是能求得沈信言點了頭,朕就把婚旨還回去。可若是人家不樂意嫁給他了,那可就不是朕的錯了!”
太后與建明帝對視一眼,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母子們好久沒有這樣愉悅地聊天了。建明帝索性留了下來,陪著太后一道用了晚膳,又扶著太后散了步、消了食,才告辭回去。
等他走了,太后滿面的笑容才緩緩消失。
林嬤嬤輕輕嘆了口氣,過去慢慢地給她揉著心口,低聲勸道:“又不是皇上的錯……您也想想,皇上肯定更希望利用郢川伯,從老國公嘴裡問出追殺三殿下的真相來……”
“你說肅國公臨死,痛哭流涕,說他對不起馮毅?!”太后低聲問。
“是。馮毅的親衛告訴他,有人拿著他的性命要挾,非要馮毅殺了三殿下。馮毅兩難之下,才不得不戰死……算是,被逼死的吧……”林嬤嬤悄聲道。
太后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