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3章 集資熱火朝天

兩家公司還表示,他們會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養殖戶們進行技術培訓。這兩家公司,一家公司負責三龍鎮的養殖業發展,一家公司負責銅壩子鄉,這是他們給縣政府作出的承諾。

經過一兩個星期的前期工作,趙書記的思想工作終於做通了,縣委決定支援我的這個想法。

雲嶺縣縣委、縣政府作出了一項重大決定,叫做加速幫助山區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儘快建設雲嶺縣共同富裕起來的路子。口號是令人鼓舞的,而口號的後面還有具體的內容,這就是,全面啟動“牛羊百萬”工程,爭取財政收入翻番,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

雲嶺縣一貫是吃飯財政。所謂吃飯財政的意思是,縣裡一年的財政收入滿打滿算僅夠支付政府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老師等“吃財政飯”這部分人的工資(且不說有時候還有工資不能準時發放的情況),除此之外再無多餘財力搞建設和從事經濟發展。按照書本里教的理論,就是說,雲嶺縣的財力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好在現在有了稀土金屬礦的開發,旅遊業的建設,這種狀況,開始有了改變。對於一個講求“發展是硬道理”的時代,這樣的景況是非常被動的。而對於肩負著發展一方經濟使命的縣委領導們來說,我們感到的壓力更大。

鄧洪波書記在送我動身來雲嶺縣任職的前一天晚上,我謹記了鄧書記在晚宴上所說的“政績”觀念。到了雲嶺縣之後,我提出多渠道的發展當地資源經濟建設,並非靈感偶發,而是經過長期思考、深思熟慮的。什麼叫政績?政績就是看得見的變化,就是讓群眾,更是讓領導、讓上級能切實感受到我們雲嶺縣的變化。這兩年,我認真觀察了鄰省鄰市甚至鄰縣的一些做法,那些經常在報紙和電視臺上亮相或露臉的地方及領導,都是善於開創政績和表現政績的高手。他們的工作熱熱鬧鬧,他們的宣傳紅紅火火,他們的事業蒸蒸日上,他們的官運也差不多都是平步青雲。這幾年,在雲嶺縣這個地方,縣委不是沒做工作,也不是沒有深入基層,但總的來說效果不是很明顯,財政收入增長不快,農民生活沒有明顯改善,這裡的發展沒有產生轟動效應,所以上面對這裡的印象始終不深刻。那麼,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就在“政績”這兩個字:政績不顯著,當然引不起上面的重視。發現了問題所在,就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農業大縣,發展畜牧業是一條發展經濟建設的路子,縣委、縣政府最後作出決定,就是要在雲嶺縣的三龍鎮,銅壩子鄉發展畜牧業,具體說就是養羊養牛;在養牛羊的同時,扶持雲嶺縣原有的兩家農牧業做強做大起來。我的思路是,隨著經濟發展,城市人民收入增加,豬肉在城裡人的餐桌上已經越來越掉價了。而牛羊肉溫熱帶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將會逐步取代豬肉在城裡人餐桌上的地位的。那麼,養了牛羊就必須有銷售的能力。那麼多牛羊一旦養了起來,眼下深加工條件還不具備,只能透過兩家公司作為渠道,逐步向外調運。這樣一來,雲嶺縣向外調運的牛羊肉源源不斷,這裡的經濟指標也就與日俱增,一個新的產業就這樣形成了。

當然,我思考這個問題並非一朝一日,這段時間裡,我在腦子裡反覆想,反覆推敲,看看是不是站得住腳。最後,下定決心了,覺得雲嶺縣這個地方山多草多,養牛羊應該是得天獨厚,沒有問題的。更要緊的是,養了牛羊,帶來兩個翻番,雲嶺縣的名氣就會如股票牛市一樣飈升,雲嶺縣的名氣大了,那麼作為雲嶺縣縣長的我,政績工程不就搞上來了嗎

在討論這個規劃的時候,我在會上講了一番鼓動人心的話,搞不搞這個“牛羊百萬”工程,是落實不落實發展是硬道理的問題,是關係到雲嶺縣經濟騰飛、農民奔小康的問題,是有沒有氣魄和膽略的問題……這一連串的“問題”一擺,其他原本對發展養牛羊業有看法的人不敢再說什麼。於是,一個關於雲嶺縣經濟發展戰略的檔案就這樣正式出臺了。

所謂“牛羊百萬”指的是,主要在三龍鎮,銅壩子鄉,還包含其他的一些鄉鎮農民養牛羊,總共一百萬頭以上;另外要建設一座投資一千萬萬元人民幣的冷凍加工廠;這冷凍加工廠,由兩家農牧企業投資共同修建。落實了這個目標之後,爭取全年財政收入在最短的時期內過億元,讓我們雲嶺縣也跨入財政收入上億的行政縣。但為了使整個“工程”給人一個協調配套,整體統一的印象,又念起來琅琅上口,就把我們財政收入目標的億字改成為萬字,也成為萬萬元財政計劃。

“牛羊百萬”工程一出臺,立馬在縣裡形成一個宣傳熱潮。縣電視臺天天都有關於這方面的報道,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