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2章 真相

膝下有太子,可是太子感染天花,英年早逝,彼時幾個皇子都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因此分成了好幾派,一個個蠢蠢欲動。

孝烈皇后主動提出把二皇子記在她名下,成了皇嫡子,才算平息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火,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包括禮親王在內的那些個宗室親王彼此交換著微妙的眼神,神情各異,心道:皇后還真是敢說。

關於皇后和三皇子的那些傳言,他們這些日子也聽了不少了,三皇子為了皇位不惜弒母,如此不擇手段,簡直就是駭人聽聞,怎能與武宗皇帝相提並論!

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禮親王眉宇深鎖,覺得三皇子心太狠,而且此例不可開。

他實在不想如皇后和三皇子所願,心念一動,便託辭道:“皇后娘娘,依本王之見,此事非同小可,還是先交由內閣商議吧。”

皇后早就預想過禮親王可能有的各種反應,立刻就反駁道:“禮親王此言差矣,這是皇家的家事,又不是朝堂政事,何須由內閣過問。”

“……”禮親王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如果只是“記名”自然是不關內閣的事,可是誰都知道等記名之後,皇后的下一步棋怕就是要提出把三皇子立為太子了。

禮親王覺得皇后簡直就是魔怔了。

皇后現在把三皇子記在名下,那等於是要棄了四皇子啊。

四皇子從小是皇后養大的,跟皇后親生的也沒太大的分別,可是這麼多年的母子之情,皇后竟狠心得說棄就棄,那又把四皇子置於何地?!

皇后昂了昂下巴,催促道:“禮親王,本宮已經挑好了良辰吉日告祭太廟,修改玉牃……”

“皇后娘娘,記名一事非同小可,也不急在一時。”禮親王沉聲打斷了皇后,“此事本王還是須與內閣商議。”

皇后眼神陰鷙地盯著禮親王,攥緊了手裡的帕子,她還想說什麼,禮親王已經霍地站起身來,隨意地拱了拱手道:“皇后娘娘,近來天寒,本王足痺復發,就先告退了。”

說完,禮親王也不等皇后再說話,就大搖大擺地走了。

皇后當然知道禮親王是在藉口推託,可是禮親王畢竟是皇帝的皇叔,是宗令,便是皇后,也要給他幾分顏面的。

反正禮親王躲得了一時,也躲不了一世。皇后心中暗道,眸色晦暗。

其他的宗室親王見狀,也迫不及待地紛紛起身告退,只當沒看到皇后那面黑如鍋底的臉色,沒一會兒,養心殿內就空蕩蕩的。

這件事簡直就是個燙手山芋,禮親王不勝其擾,就把問題拋給內閣,而內閣幾位閣臣也覺得頭疼,只能試探地去問岑隱的意思,岑隱沒理會,於是這燙手山芋一天之內就又被踢回了皇家,端木憲給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說什麼記名之事乃是皇傢俬事,內閣不便干涉,就讓皇家自己解決吧。

禮親王幾乎是焦頭爛額,只能把一眾宗室王爺聚集在禮親王府商議了一番,大部分人都是裝糊塗,不想牽扯到奪嫡中,但也有些人被江、謝兩家說動了,畢竟這事連岑隱都不管,他們又何必做這個惡人,不如給三皇子和皇后賣個好,萬一將來三皇子真的繼位了,沒準還會惦記他們的這一份功勞。

在這些“有心人”的推動下,禮親王終究還是同意了。

禮親王一鬆口,記名之事就等於是板上釘釘,程序一日千里。

臘月初五,三皇子慕佑景正式記在了皇后名下,告祭了太廟。

當天,端木憲回府後,對著端木紜和端木緋好一通感慨:

“皇后真是太糊塗了,非要陪著謝家和江家瞎折騰,她也不想想,三皇子如今為了皇位,連他的親孃都能捨,就算以後真的繼位,又能指望他能對皇后有多少情份?!”

慕佑景與江寧妃那可是血濃於水的母子,慕佑景都能說殺就殺,更何況皇后與他不過是名分上的母子,一旦有了利益糾葛,皇后必然會是最先被捨棄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維持現狀,不管將來哪個皇子即位,皇后都是名正言順的太后,何必呢!”端木憲在自家孫女跟前,說話是一點也不藏著掖著,一針見血。

端木緋今天興致不錯,親自給端木憲和端木紜都泡了茶。

端木緋親手把茶盅送到了端木憲手邊,隨口道:“祖父,隨他們鬧騰吧,反正再怎麼鬧騰也鬧不出水花來,而且……”端木緋腦海中浮現某張俊朗溫和的臉龐,想起了那日在露華閣的種種,“說不定,四皇子還覺得這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