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3章 國內汽車工業

在米國待了一週的時間,周方遠乘坐飛機離開米國本土。

但他沒有急著回國,而是直奔荷蘭而去。

其實早在去年年末,他就開始針對世爵進行收購。

前世的時候,世爵最終的下場就是被人收購,如今周方遠不過是將這個時間提前一些罷了。

在人們的印象裡,世爵這家跑車公司向來都比較低調:它既不吹噓自己的車是“世界最快”,也不爭搶“世界最貴”。然而,這家一直以來將產品視作藝術品的小眾汽車公司,在未來的某一天卻突然宣佈破產倒閉。從2000到2014年,是什麼讓它最終關門大吉?

世爵這個荷蘭品牌最早可以追溯至1898年。當時,馬車製造商雅克布斯和世派克兩兄弟在阿姆斯特丹製造了第一輛使用賓士發動機的汽車。據說該車奢華至極,使用黃金鑄造,被當時的荷蘭皇室用作專車,也被稱為“歐洲的勞斯萊斯”,這就是世爵給人的最初印象。此後,世爵開始製造小眾車型,也曾在荷蘭皇家中風靡一時,並推出過幾款頗有名氣的賽車。但它最終由於經營不善,於1925年宣佈破產。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爵一直都處於銷聲匿跡的狀態,錯過了高階跑車飛速發展的60至90年代。

2000年,維克多·穆勒擔任了新世爵的創始人兼執行長,開始正式復興該品牌。前世的時候,在2004年至2013年期間,世爵先後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爵C8、世爵C12以及世爵B6等系列車型。其針對的依舊是小眾化、定製化的產品定位,產量稀少。世爵在歐美等傳統汽車市場表現也並不活躍,而主要將市場重點則放在諸如中東等地區。

在其宣佈破產前,世爵在最新的B6Venator車型上的投入巨大,以至於其高昂的開發成本難以收回,處境十分艱難。有媒體報道稱,世爵公司在當時甚至陷入無法支付廠房租金的窘境,在未能就租金達成一個協議之後,在法庭的強制要求下被驅逐。

或許世爵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其在2010年成功收購薩博一案,曾轟動一時。

當時,瑞典薩博品牌正在通用旗下,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其雖然隸屬於通用,但薩博的產品線與通用產品所共用的資源比例達不到削減成本的要求,造成薩博虧損嚴重。

1990年,通用汽車集團收購了薩博50%的股份並開始將其納入通用體系進行運營,並注入了諸多通用的技術。雖然到了2000年,通用已經將薩博完全收購,但薩博在銷售上並沒有真正地火起來過。通用苦心經營薩博20年,已經無力再支援這個品牌繼續在集團下發展。按理說,像通用一樣頗有實力的汽車集團都未能將薩博引入正常盈利的道路上,一家相對獨立、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上儲備並不寬裕的世爵將其納入旗下,頗有“蛇吞象”的意味。

2010年,薩博從通用汽車轉手給世爵。

與北汽在2009年收購薩博相關智慧財產權這段“插曲”不同,世爵的收購包括對薩博品牌及全部智慧財產權。薩博總共動用了7400萬美元的現金和價值3.26億美元的新薩博-世爵公司股份從通用手中完成收購。

但世爵擁有薩博品牌的時間極為短暫。2011年,薩博正式宣佈破產;隨後在2012年,瑞典國家電動車公司NEVS將薩博從世爵手中收購。

也正是這一次“倒騰”,令世爵元氣大傷。

一方面,這個時期的世爵正在經歷車型由C8至B6Venator的換代研發時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新車型的研發推進。而恰在此時,被收購的薩博品牌也同樣亟需在產品上發力,對於資金的需求更大。從通用走出來的薩博,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沒有強大資金支援的後盾下生存。作為一家規模不大的小眾跑車公司,顯然無法承受這雙重壓力。

世爵的執行長維克托·穆勒也表示,世爵一直都面臨諸多重大的困難和挑戰,但這主要來自收購薩博的交易。

12月2日,荷蘭地方法院結束了世爵債務的延緩償付期,判決世爵與其合資子公司SpykerAutomobielen和SpykerEventsandBrandingB.V.破產。此處破產同米國《破產法》第十一條定義接近,即破產重組與保護。

從一個輝煌而富有傳奇色彩的跑車品牌到最終破產,世爵所走過的路可謂極其坎坷並富有戲劇性。歸根結底,其破產的直接導火索莫過於對於薩博過於草率的收購,以及收購後在運作上的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