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接周方遠,是馬克主動發起的,他和小羅伯特·唐尼是好友,遂詢問對方。
正好唐尼今天沒事兒幹,就跟著過來了,順便把克里斯也拽了過來。
汽車最後停在了一家牛排店門前,這是馬克經常來的一家店,據說味道相當的好。
眾所周知,西方人和東方人不一樣,他們沒有在飯桌上談事兒和增進感情的習慣,西方社會更加習慣在酒會上或者趴體上拉近感情。在這裡,先簡單說一下這個餐桌文化。
說起餐桌文化,就必須先談一談飲食文化,然後才能深入到民族文化。
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民族眾多,但是總體是以漢文化為主的,而漢文化是源於農耕文化,所以我國的飲食是以穀物,也就是大米和小麥為主,肉類為輔的,日常主要以素食為主,只有在節日或生活生平高時才會增加肉類等葷菜的進食量,飲料則以茶和酒水為主。而西方文化起源於畜牧文化,西方人的食物以肉類和乳類為主,輔助以植物,飲料主要是咖啡、牛奶和葡萄酒。
國人吃飯喜歡全家人坐在一起,共享一席。
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這種從遠古部族流傳下來的聚餐制充分體現了華夏人強調整體,弱化個體的文化特性,也符合傳統文化中“和”思想的理念。西方人吃飯則採取的分餐制,即便坐在一桌,也是每人面前一套餐具,先將自己要用的食品分揀到自己的盤中,大家互不交叉,用餐時也不會相互交談,更不要說敬酒,勸菜這些了,這是西方人強調獨立、尊重個性的體現。
在餐具方面,差異就更甚明顯,眾所周知,華夏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智慧。筷子代表著中庸、圓潤,刀叉則意味著直來直去,代表著西方的二元對立,非此即彼,
西方人於飲食重科學,講求營養。在加工處理菜餚時,必須保持菜品原來的營養價值不流失,食用後能夠給人體提供必須的養分和能量,所以不會去過多的要求口味,只是在顏色搭配、形狀處理上做一些小的加工。國人則不同,對於味道的追求達到了極致,為了實現味道的最佳,採用煎炸燉煮等各種烹飪手段,不惜犧牲餐品的營養價值。行是菜餚外在的體現,味是食物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形,重口味而不過分展現菜餚的形,這是華夏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華夏文化內斂而不張揚的體現。
西方人對於菜餚的功能定位是充飢,故而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多是生、冷食物。而我國的菜餚是“吃味”的,必須經過精心的烹製才能享用,所以我國菜餚以熟、熱為主。這體現出西方人注重實際,東方人注重形式,西方人理性,東方人感性的特質。
國人在宴請時,長輩和客人坐主位,其他人側位相陪,席間少不了勸酒、夾菜、寒暄,高興時還會猜拳行令,西方人則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對面而坐,客人坐客位,席間也只是給客人夾一次菜,其他由客人自主食用,相互極少交談,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
這些都是東西餐飲文化的不同,不過這種差異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地模糊。越來越多的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西方人也開始關注因為飲食結構等原因產生的問題,東西方文化的結合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分界線也越來越模糊。
而在不同的文化之下,具體的禮儀其實也不大一樣。
我國其實就有著一套不成文的禮儀,只是到了如今,真正完全遵守的人已經不多。
比如說入座的禮儀,要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