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不能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吧,但也基本上沒幾個會下廚做飯。當然了,這就和皇帝的金飯碗似的,大老闆們的日常生活,不知道的人只能瞎猜,人家到底在家做不做飯,又有幾個人知道呢?只能說是按照大部分普通人的理解和推測,然後進行衡量。
所以當週方遠說要幫忙做菜的時候,何老師是有些吃驚的,因為他也不清楚周方遠的水平啊,當然他這麼說還有逗樂子的情況在裡面,綜藝節目畢竟不是紀錄片,到時候周方遠做的真的不好吃,大家也能對付過去。
“當然會了啊,不是,老何,我在你眼裡到底是什麼人啊,拜託,我也是普通人,自己偶爾下廚做點好吃的也是正常的吧。”
周方遠一邊說著,一邊很熟練的開始清洗黃瓜和西紅柿。
“你別介意啊,我就是好奇,你這樣的大老闆,董事長的,你真的會做飯?”
“再怎麼大老闆我也是個普通人啊,而且我又不是生下來家裡就特有錢的,我以前也和你聊過吧,其實我上高中以前呢,我家就是一個普通人家,那會兒我的父母都在工廠上班,上午走了,黑夜才能回來,中午有時候會給我留點飯,有時候就得我自己忙活。還有時候,我會在晚飯的時候主動做點飯,讓我爸媽他們回來以後刻意多休息休息。我不敢說自己手藝有多好,和黃老師比肯定是差得多著呢,但一般的家常菜什麼的我還是能做出來的。”
周方遠一邊說著,一邊將洗好的菜放到竹篾裡,再端到院子裡的石臺上,放好案板,右手抄刀,咄咄咄咄咄的開始切菜。
攝像機立刻就給了一個近景特寫。
看得出來,周方遠的刀工其實只能說一般,確實是不能和廚師相比,就是和大部分廚藝愛好者相比,都比不過。但也能看得出來,他確實是比價熟練,並非只是嘴上說說,就家常菜的水平而言,絕對是夠的。
黃老師準備了兩道菜,一道就是佛跳牆,還有一道是清炒油麥菜。周方遠這邊弄了兩個冷盤,一個是拍黃瓜,一個是雪山蓋頂(西紅柿撒白糖)。
除了佛跳牆,都不是什麼硬菜,不過話說回來,這會兒的氣溫著實不低。他們吃飯的時候要在院子裡的涼蓆上吃,涼蓆周圍向上延伸,搭成了一個頂子,組合起來就是一個涼棚。坐在涼棚裡面吃飯還滿頭大汗呢,真要弄上一桌子熱菜,估計大家也沒胃口吃下去了。現在這樣不錯,佛跳牆雖然是用各種珍惜食材燉煮出來的,裡面還不乏有一些比較油膩的原材料,但成品本身並不油膩,再加上爽口的青菜,在炎熱的夏天吃一口,感覺整個人都能舒服不少。
這真的是國人嚮往的生活。
不耕而收,不築而居。國人骨子的田園夢,是一種帶有美好幻想計程車大夫審美。說得直白點,是國人樂於親近一個不用動手的田園美景。這個節目最初的目的就是做到這一點,一個欄目組花了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在大片的田上中了玉米、土豆、紅薯……日出而作,日落而居,這不就是國人嚮往的生活嗎?
這樣的設定,既達到了電視節目的製作可能,也滿足了大多數城市觀眾的審美傾向。所以如果放下對“勞動”深刻的尊重,這個節目的審美,是從骨子裡滿足了大部分觀眾的審美偏好的。
至於說前世這檔節目變得非常火熱,還要聯絡到時事。畢竟在當時來說,現象級的真人秀節目需要的是一種焦慮投射和社交話題。婚戀、子女教育、價值觀衝突、道德衝突、財富故事,這更像是某個階段的電視節目成為現象級節目的成功基因。這與節目製作水平的好壞無關,而是來自觀眾內心深處的焦慮和八卦,是狂飆突進的現代社會迅速分化的價值觀衝撞的集中反映。然而在前世,類似的節目太多太多了,情感類,聊天類,紀實類,新聞類,大眾審美是有疲勞的,但某一個屬性過分出現在熒幕上的時候,觀眾就會覺得膩煩,覺得厭惡,那就會去選擇相對更加清新的節目,換換口味。
其實這一點,放到現在也是一樣的,被遠方傳媒戴起來的節奏,如今國內各種選秀綜藝,各種“去哪兒”綜藝,一個兩個還好說,但如果有名氣的衛視都做類似的節目,觀眾還能受得了嗎?所以不用想也知道,《嚮往》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上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再說今天這頓飯,只有一個佛跳牆算是葷菜,其他三個都是素菜,而且都是很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素菜,這也是一種服帖國人生活習慣的選擇。
素食,從來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東方的素食,通常認為起源於印度。由於宗教原因,印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