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在歐洲大為流行。凱旋也在貝特曼的帶領下,於1902年生產出了第一款摩托車,不過發動機來自比利時密涅瓦公司。
之後,使用德國製造的376cc發動機的車型也相繼問世。凱旋公司與諾頓,皇家菲爾德並列,成為了英國最早生產摩托車的公司之一。但貝特曼心裡卻總想著一件事:使用德國發動機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凱旋必須得有自己的發動機。這個任務交給了凱旋公司的技術主管查爾斯·海瑟薇,他於1904年成功研發出了一款發動機:大單缸、四衝程、363cc排量、在1500轉時可產生了3匹馬力。查爾斯將它安裝在凱旋腳踏車上,並將其命名為3HP。
之後,凱旋公司邀請當時著名的摩托車記者伊克·西恩駕駛3HP上路測試。伊克·西恩成功騎行了近1300英里,在這期間凱旋摩托沒有出現重大故障,創造了世界紀錄,引起了轟動。但是凱旋並不滿足,為了在發動機技術上進一步尋求突破,貝特曼專門成立了凱旋發動機公司,召集眾多機械師研究發動機技術,並贊助各大摩托賽事。憑藉強悍的效能,凱旋摩托車不僅在各大賽事中屢得第一,還受到了旅行家的青睞,他們開著凱旋摩托環遊不列顛,給凱旋的質量和可靠性做了最好的證明,以至於媒體在提到凱旋的時候都會在前面增加一個詞Trusty(可靠,可信賴),稱其為可靠的凱旋。
1914年,英國加入一戰,特意選擇凱旋作為軍方專用摩托供應商。在這期間,凱旋向盟軍供應了3萬多輛摩托車,一躍成為英國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然而好景不長,一戰結束後,經濟大蕭條不期而至,凱旋摩托車銷量開始遇冷。凱旋創始人貝特曼為了挽救公司,在推出新款摩托車的同時,擴大生產線生產汽車。然而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凱旋向著破產的懸崖方向下滑,貝特曼的德國血統也令他舉步維艱,難以籌集借款。於是在1936年,貝特曼將凱旋公司出售給標準汽車公司。
標準汽車公司任命愛德華·特納擔任凱旋的總經理兼首席開發工程師,愛德華·特納一改過去凱旋只重視發動機效能而忽視車體設計的傳統。在特納的帶領下,凱旋摩托車開始採用並列風冷雙缸、高車把、長軸距和雙高位排氣等獨有樣式,接連推出了SpeedTwin系列,Tiger系列摩托車,在各大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英倫摩托車的象徵。幾乎沒有做技術上的改進,只憑借外觀設計和獨特風格,凱旋摩托車就起死回生,成為了少數度過大蕭條的摩托車商。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二戰爆發,凱旋迎來了至暗時刻。1940年,德國轟炸考文垂,凱旋的廠房被夷為平地,大部分生產物資都被燒為灰燼。1942年,凱旋在梅里登市重新建立工廠,但是錯過了二戰發展的黃金時期,榮光不再。不過還好,隨著馬龍·白蘭度的《飛車黨》上映,讓凱旋摩托車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