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生存狀態的要求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並且總體上需求越來越複雜、要求越來越高,這個必然的進化趨勢導致人們越來越關心人居環境及自身的生存狀態。
發達國家對宜居城市建設是以早期的人居環境關注為標誌的,1976年,聯合國召開了首屆人居大會,提出“以持續發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礎設施服務”,相繼成立了聯合國人居委員會和聯合國人類住區委員會。
1989年開始創立全球最高規格的“聯合國人居環境獎”。1996年提出“人人享有適當的住房”、“城市化程序中人類住區可持續發展”兩個發展主題。相關的“聯合國人居中心”、“聯合國人居委員會”“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等機構使這些概念在實踐中逐步展開。我國也在2000年在建設部主持下設立了“華夏人居環境獎”。
隨著人居環境與住區問題的研究,人們關注的角度和問題的深度、廣度都在不斷發展,包括城市環境、資源、生態、安全等內容逐步進入研究領域。“宜居城市”的概念走入人們的視野。
宜居城市建設與人居環境建設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係,由於人居環境問題是在面臨城市居住擁擠、秩序混亂、質量下降等問題時提出的,因此,起初對人居環境的認識是比較具體而微觀的,如關注居住區、鄰里環境、居住建設專案等,而後,這個概念在學者們的關注下不斷發展,具有了更為廣泛而宏觀的內容。
宜居城市應該是經濟持續繁榮的城市,因為城市是區域經濟的組織、管理和協調中心,是經濟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種非農產業活動的載體。城市只有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先進的產業結構和強大的發展潛力,才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收入,才能為宜居城市物質設施建設提供保證。
宜居城市應該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城市,只有在政局穩定、治安良好、民族團結、各階層融洽、社群親和、城市城鄉協調發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城市生活,才能將城市視為自己物質的家園和精神的歸宿。
宜居城市應該是文化豐富厚重的城市,城市的文化豐富厚重有如下含義: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化設施齊備;文化活動頻繁;城市文化氛圍濃郁。只有具有文化豐厚度的城市,才能稱之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發揮城市環境育人造人的職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體素質。
宜居城市應該是生活舒適便捷的城市,生活的舒適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適,要有配套設施齊備、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網路發達;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衛生等質量良好,供給充足;生態健康,天藍水碧,住區安靜整潔,人均綠地多,生態平衡。
宜居城市應該是景觀優美怡人的城市,城市是一個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複合體,景觀的優美怡人是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又要求人文景觀如道路、建築、廣場、小品、公園等的設計和建設具有人文尺度,體現人文關懷,從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應該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禦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溫疫,防禦和處理人為災害如大暴亂、恐怖襲擊、突發公共事件等,確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設的前提條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樂業。
然而上面這些要求,北桐市都是具備的啊、
先說經濟持續繁榮,這個的話,北桐是差了些,和也是被沒辦法的,北桐市最初是能源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一度也愛國內排的上號。可後來隨著計劃經濟的停止,市場經濟的開始,北桐市的經濟發展一度完全停滯了下來,甚至還有倒退的情況,這個是真的沒辦法,內陸小城市,經濟發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實上就算是北上廣,也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才具備今天的成就,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稍微有一點變化,很可能就是其他城市崛起,而非是她們了。
再說社會和諧穩定,這個北桐市沒的說,小地方嘛,人心還是相對簡單的,一些鄰居之間的拌嘴,也當不得什麼大事兒。
文化豐富厚重,這一點,北桐市其實是不弱於人的,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北桐市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曾是古代某朝的首都,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都相當的豐厚。
生活有舒適便捷,這個問題也不大,而且這一點,是報告裡最詳細列舉資料的。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