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天天接觸產品,但是買手的採購是不參與產品使用的,買手們只接觸價格。所以,商家和他們的大資料系統並不比使用者更懂產品。比如3C,使用者懂的更多,因為他們是參與者,是用他們的工資買的,他們會下功夫研究產品。舉個手機的例子,多少買手的手機不是供應商送的?所以電商幫周方遠挑選的產品他根本就看不上。懂使用者沒有用,不懂產品白搭。
第二,周方遠認為商家對他的消費行為掌握的不夠。他沒在網上買過肉類他就是素食者嗎?他買媽富隆就不會買嬰兒奶粉了嗎?皆不一定。
第三,即便是周方遠看中了推送的產品,他仍然會執著的看看別的平臺上的銷售政策是否更優惠。因為網路的價格仍然是很亂的,對於一臺兩萬塊的相機,電商私自放價1%,廠家未必會張嘴向電商抱怨,但是對使用者而言,是真實200塊錢,值得耐心的在各大平臺比價完再下單。
所以對於類似電商行業的大資料的使用,周方遠認為就兩條道路:
第一條路:拼命掌握使用者資料,包括與其他金融、商業系統的資料對接交換,綜合判斷使用者消費習慣,然後努力猜測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再用使用者能接收到的所有方式告訴使用者商品資訊和促銷活動。
第二條路:天天低價,有主推,無促銷。沃爾瑪沒有會員系統,但是有最具價效比的定製產品,那麼作為使用者會覺得沃爾瑪哪裡不配做行業南波碗嗎?
第一條路上面佔滿了人。
就像若干年前某魯東家電企業一樣,某人開著決定公司命運會議的時候,他們會鍥而不捨的給此人打電話問他們家的熱水器用著舒不舒服,從此這人就再也不買這個品牌。過度服務初期使用者新鮮,稍微過一個階段如果不能更加迎合使用者,使用者就會反彈。
可悲的是第二條路上沒有人,而且使用者自己不能選擇第二條路。其實大資料跟終端現場攔截差不多,節假日櫃檯上站滿業務、市場、促銷、臨促甚至禮儀,以為今天搶到銷量就如何如何,興奮劑打了是精神,但是隻精神一小會。
當然這只是大資料應用中的一個例子,但可以看得出來,大資料,在前世已經被用爛了。
可轉回來再看,大資料,卻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即便是已經用爛了,各個網際網路公司依舊會契而不捨的繼續研究自己的大資料,因為大資料的未來,就是人工智慧,這是人類目前少數可以看到的,科技發展的高階形態之一,所以單純就這個目標,也會推動這些公司不斷向前。更何況,你不研究大資料,別人也會研究,當人家研究有所得的時候,沒有過研究的你,就是敗亡的時候。
周方遠作為重生者,大資料這種東西他怎麼可能放過?
這裡就是遠方集團的大資料中心,也是周方遠今天的主要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