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章 維塔數碼和工業光魔

之新的希望》和《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之後,工業光魔接連擔綱了斯皮爾伯格的《奪寶奇兵》和《e.t.外星人》兩部作品的特效,然後才投入《星球大戰之絕地歸來》的特效製作。

但真正引領數字特效風『潮』的,是1993年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在這部電影中,工業光魔第一次利用數字技術製作了完整的充滿細節的生物恐龍。《侏羅紀公園》對數字技術的運用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也正是這部電影,讓盧卡斯意識到,拍攝《星球大戰》前傳的時機已經成熟,1999至2005年,《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相繼問世,利用全新數字技術的前傳顯然在特效上要遠遠好於80年代的星戰三部曲。

時至今日,工業光魔已經是好萊塢,乃至全球最大的特效公司,盧卡斯靠著不停拍攝《星球大戰》以及給其他電影做特效,把工業光魔『操』持的還不錯的樣子,起碼維持生計不難,也能賺到一些錢,算是除了背靠大樹的索尼特效團隊以外,目前過的最好的特效公司了。事實上,工業光魔要說起來,也算是背靠大樹呢,畢竟盧卡斯本身還有一個盧卡斯影業在,雖然這個公司在整個好萊塢來講只能算是二流小公司,但這僅僅是指公司規模而言,要說公司的名氣,盧卡斯影業也算是小有名氣了。起碼前有星球大戰,後有工業光魔,雖然想要繼續做大千難萬難,但小日子過的還算舒坦,也不用怎麼看別人的眼『色』。

這家公司,如果要收購的話,難度不算低,最起碼僅靠周方遠現在手上這1億多的資金,想要完全吃下怕是沒可能的。除非他願意入股,只佔據部分的股份。

另外說一句,工業光魔所擁有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特效團隊。事實上很少有人知道,未來大名鼎鼎的photoshop軟體,其實就是從工業光魔之中脫胎而出的。

早在1987年,photoshop的主要設計師托馬斯諾爾買了一臺蘋果計算機用來幫助他的博士論文。與此同時,托馬斯發現當時的蘋果計算機無法顯示帶灰度的黑白影象,因此他自己寫了一個程式display;而他兄弟約翰諾爾這時正在工業光魔工作,對托馬斯的程式也很感興趣。於是兩兄弟在此後的一年多把display不斷修改為功能更為強大的影象編輯程式,經過多次改名後,在一個展會上接受了一個參展觀眾的建議,把程式改名為photoshop。此時的display/photoshop已經有level、『色』彩平衡、飽和度等調整。此外約翰寫了一些程式,後來成為『插』件(plug-in)的基礎。所以最初的ps,其實是工業光魔內部的修圖軟體,用做特效製作的輔助軟體之一。

後來才拆分出去,成為了單獨的公司。

扯遠了,總之,工業光魔很好,但購買起來難度也不算小,起碼現在的資金不足以讓周方遠完全將這個公司拿下,於是他又開始考慮維塔。

維塔的話,目前確實還是一個小公司。

這家公司成立於1993年,為了給自己的新片《罪孽天使》製作視效,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與好友理查德泰勒、吉米塞爾柯克共同建立了維塔工作室。當時,這家公司只有一部電腦。傑克遜是故事大師,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喜歡掌控視覺效果,而泰勒和塞爾柯克和他臭味相投,透過在化妝、佈景和視覺效果上的專業能力幫助他實現這些想法。以好萊塢的眼光來看,《罪孽天使》只是部小成本電影,但傑克遜和他的維塔搭檔們花小錢辦大事,拍出了一部可以躋身經典的影片,其視覺效果可以讓好萊塢的老手歎為觀止。然而即便如此,在當時,維塔還只不過是家不起眼的小視效公司。

《罪孽天使》引起了行家的注意,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找上了傑克遜,這就是時代華納傳媒旗下的新線電影公司,已經是華納兄弟子公司的新線當時已經可以與華納兄弟平起平坐,而票房成績經常高於六大發行公司中實力較弱的環球影片公司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最初,是獨立電影大亨溫斯坦兄弟掌管的米拉麥克斯籌劃著要把托爾金教授的名著《指環王》三部曲拍成真人電影,但他們的野心小得出奇,只想拍成一部,至多是兩部。幸的電影拍攝權落到了新線的創始人,老牌製片人羅伯特沙耶手裡,他決定把影片也拍成三部曲,而且單憑一部成本僅為500萬美元的《罪孽天使》,他就讓彼得傑克遜執導這套巨片,這真是電影界的一次登月式冒險。換一個角度看,《指環王》實際上是一部長度超過9個小時,耗資3億美元的超級電影,只不過因為長得過分,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