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9章 高爾夫球場

不能太崎嶇,也不宜太陡,基地內可保留一些緩坡和水面等自然特徵,作為球場的屏障。土壤也有要求,高爾夫球場的球道和果嶺都需種植高質量的草皮,對土壤的分析處理十分重要,砂質土壤是高爾夫球場理想的土壤;土壤的養分是否已被原作物耗盡,是否可以滿足植草皮的需要,選址時詳細考慮這些因素,有利於將來的維護和管理。最好是交通便利,高爾夫球場應有方便的交通條件,一般選在高速公路附近或城市幹道附近。另外水源還得充足,高爾夫球場大面積草坪養護需要大量的水,水源供應充足是影響球場養護的重要因素。

環境優雅,嗯,這個不好說,能達到標準自然是最好的,球場應選擇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的區域,如湖邊、林間、風景地、山坡地等。

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與其它體育運動場所不同,沒有固定的嚴格的尺度的要求,只要基本滿足每洞的杆數和球道的長度要求即可。

高爾夫球場一般選擇在具有自然地形的區域,所以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原有地形進行現劃設計,充分利用原有的臣陵、山地,湖泊、林地等自然景觀,與高爾大球場的競賽要求相結合,儘量降低土方量,進行綜合規劃與設計。這樣不但節約投資,而且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追求個性是高爾大球場設計的一大特點,在全世界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高爾夫球場,每個高爾大球場部在自身特色的創造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吸引更多的會員。

發球臺的形狀多種多樣,以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為常見.另外還多用半圓形、圓形、S形、L形等。—般面積為30—150平方米,較周圍高O.3~1.0米.以利於排水並增加擊球者的可見性,表面為修剪過的短草,要求草坪有一定堅硬度且表面光滑。發球檯面積雖小,但受到的跟蹤程度很重,要求地表水能迅速排除,從發球角度考慮又應有—定的平整度,一般取l%——2%的微坡度。

球道方面,南北方向是較理想的球道方向,球道一般長為90-550米;寬30-55米不等,平均寬約41米。

果嶺是高爾大球場的關鍵區域。每個果嶺的大小、造型、輪廓和周邊的沙坑都各具特色,以創造豐富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果嶺草坪高度要求在5.0-6.4毫米之間,並做到均勻,光滑。果嶺的排水很重要,果嶺上的地表水應從2個或2個以上的方向排出。果嶺的地形設計應使地表水的排水線避開人流方向。一個果嶺的大部分坡度不應超過3%,以保證擊球后球運動的方向。

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應該增加練習用的果嶺。練習果嶺是供學習高爾夫球的球員練習擊球進洞的專用練習場地,通常位於高樂夫俱樂部和第一個發球臺附近,應能夠設定9—18個球洞及它們的替換位置。果嶺表面應有一定的坡度。同樣以3%為宜。為保證練習果嶺草皮的質量,一個高爾夫球場應設定2個或2個以上練習果嶺輪換使用為佳。但是周方遠沒有弄的那麼複雜,直接取消了練習用果嶺的存在,反正他這裡並非專業高爾夫球場,北桐直到他重生的時候也沒有過專門的高爾夫球場。

這裡的玩家,要麼是純新人,基本沒有要求,要麼是熟手,人家也用不上練習用的果嶺。再說了,他這個會所是給內部成員準備的,壓根,也就沒想著賺普通人的錢。

球場內的障礙區,一般由沙坑、水池,樹叢組成,其目的是用來懲罰運動員的不準確擊球,將球從障礙區出要比在球道上擊球困難得多。

沙坑一般佔地面積為140~380平方米,有的沙坑可高達2400平方米左右。大多數18洞高爾夫球場有40-80個沙坑,可根據打球需要和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來確定。球場沙坑的設定應合乎自然策略,使打球人想到發球臺的正確位置。通常球道沙坑位置的確定由錦標賽發球臺的距離而定。沙坑的位置還要根據該地的排水特點,沙坑要有好的地上和地下排水條件。在地勢低平和地下排水充分,或在沙坑下有良好的滲水條件的區域內。

沙坑可以建在草地平面以下,從維護管理角度來說,果嶺一側的沙坑應設定在距離果嶺草坪3—3.7米的地方,以便修建機械的通行及防止沙坑中沙子被風吹到草坪之上。果嶺基層沙坑內的沙厚至少應為lO厘米,沙坑的斜坡或凸起的沙層厚度至少應為5cm;球道沙坑的沙厚相對要淺—些。高爾大球場沙坑的用沙要求是比較嚴格的,75%以上沙子的粒徑應在0.25一O.5毫米之間。沙子選用有稜角的沙子為最好。沙子的顏色以白色、褐色或淺灰色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