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就去了遠東地區,透過進出口貿易積累了財富。重返歐洲後,他收購了在法國擁有80個連鎖便利店的費利克斯波丁公司,併成功將公司網點擴大到1600個。
安德烈是一個富有遠見的前瞻者。
1977年,波爾多葡萄酒還籠罩在經濟危機和質量危機的影響下,投資者對優質波爾多葡萄酒尚不感興趣。然而,安德烈還是毅然決然地買下了瑪歌酒莊。酒莊內宏偉的希臘式柱廊讓他想起了他的家鄉希臘,很快地,他就愛上了這裡。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安德烈迎難而上,投入大量資金完善酒莊建設。無論是葡萄園、酒窖還是城堡的建築,他和他的夫人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去改造。在葡萄園裡,他開渠引流,重新栽種了葡萄藤。他僱用了有“現代釀酒學之父”之稱的埃米耶·佩諾擔任酒莊的釀酒顧問。在埃米耶的指導下,他對酒莊的二牌酒瑪歌紅亭葡萄酒和瑪歌白亭葡萄酒的質量設立了更高的標準。到今天,瑪歌紅亭和瑪歌白亭已是令各大酒友追逐的佳釀。他還規劃修建了梅多克第一個大型地下酒窖,並引進使用新橡木桶,這對瑪歌酒莊葡萄酒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凡的意義。
此外,安德烈對瑪歌酒莊的一大貢獻還在於他指揮部署了城堡的修復工作。早在1946年,酒莊的城堡建築就被列為法國曆史建築古蹟。在古蹟督察員以及著名設計師加持下,“梅多克的凡爾賽宮”又得以重現昔日榮光。
瑪歌酒莊業務重組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酒莊卓越的風土又得以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1978年,瑪歌酒莊就成功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這是安德烈努力下取得的碩果。不幸的是,短短兩年後,安德烈就與世長辭,未來得及享受瑪歌酒莊重生的快樂。在瑪歌酒莊漫長的歷史中,安德烈只短暫地停留了一瞬,然而,他對酒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卻深刻地改寫了酒莊的命運,為瑪歌的王者歸來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安德烈逝世後,其女兒科琳娜很快就繼承了父業。
科琳娜有著獨到的眼光,1983年,她聘請保羅·龐特利爾來打理酒莊。保羅是公認的釀酒天才,在他的管理期間,瑪歌葡萄酒保持在穩定的超高水準上。科琳娜身上最閃光的還有她的膽識和果斷。上世紀90年代初,科琳娜選擇與阿涅利家族聯營以規避風險,這一關係一直持續到2003年。當對方決定出售所持的瑪歌酒莊股份時,科琳娜毫不猶豫地收回所有股份,成為酒莊的唯一股東。
所以如今她是瑪歌莊園的唯一擁有者,沒有什麼政治背景,也沒有什麼歷史背景,更沒有什麼財團背景……算是最好入手的點。
小李哥看中了這一點,和周方遠一說,周方遠也覺得可以試一試,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收購活動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