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遠關心的是,小李哥想要買哪個莊園。
五大莊,說實話哪個都不會便宜,區別在於有的背景淺好下手,有的背景深不好下手,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說錢的問題……實在不行就貸款唄,反正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遠方集團的盈利能力是很強的,短期內投資行為過多的話,用貸款來投資也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現在已經有了幾個目標。”
當週方遠這麼問的時候,小李哥立刻給出了答案。
“我想要買瑪歌!”
瑪歌也是五大莊之一,只是名氣不如拉菲那麼大而已。
拉菲名氣是大了,可問題是拉菲背後的主人名氣也大。羅斯柴爾德,全球最有名氣的家族之一。
不過怎麼說呢,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確實很有錢,這不假,但遠沒達到可以控制世界的地步。而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更是沒落了,恐怕還沒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多。羅斯柴爾德家族發展到今天,財富已經非常分散,家族只存在於口頭上的,家族成員大多互相不認識,也沒有財務往來。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講,羅斯柴爾德家族並不存在,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家族繁衍開枝散葉,分佈在歐美多個國家。他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說著不同的語言,非要歸到一個遙遠的家族裡,過於牽強了。
這就像孔子家族發展到現在,實際上鬆散的不能再鬆散了,意義不大。據傳說,英國有兩個羅斯柴爾德家族後人,男爵爵位,依然幹家族的老本行銀行業,他們有幾百億美元。這只是傳說,沒有經過嚴格的財富核算。估計也僅僅是傳說吧。
比較可信的是福布斯富豪榜,有個羅斯柴爾德家族後人叫本傑明·羅斯柴爾德,他的財富有15億美元左右。但他的財富跟家族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是因為持有大量facebook股份而發家致富的。很多人以為,將羅斯柴爾德家族與操控世界聯絡起來,是因為《貨幣戰爭》這本書,其實不然,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有這種傳言了。1940年**德國拍了一部電影,影片主要是宣傳羅斯柴爾德家族如何操控政治,妄圖以財富奴役歐洲人民。其中有一個畫面是大衛之星在歐洲地圖的各個城市燃燒著,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猶太人。
這個影片給德國人造成了恐慌,他們更加堅定的認為希特勒“滅猶”是正確之舉。應該說這部影片的宣傳作用是達到了,效果很好。
站的角度不同,宣傳效果也不同。在米國人看來,猶太人身無分文世界流浪,卻能白手起家創造巨大財富,真是太勵志了!所以米國人看到**拍攝的關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片,更加喜歡聰明的猶太人。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叫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福城外的猶太社群,用今天的話說,這是一個貧民區。當時猶太人在歐洲飽受歧視,神聖羅馬帝國不允許猶太人進城住,只能聚集在城外居住。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還規定猶太人不得擁有自己的地產,不得從事零售業,也就是說,猶太人不能買房,不能做生意。但這恰好給了聰明的梅耶·羅斯柴爾德機會,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那我就搞金融吧,既是機會也是無奈之舉。透過貨幣交易,為梅耶·羅斯柴爾德賺得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然後梅耶·羅斯柴爾德將自己的五個兒子派往倫敦、巴黎、維也納、法蘭克福、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起了一個遍佈全歐洲的銀行網路。從此羅斯柴爾德的財富坐上了火箭,迅速的膨脹。
梅耶·羅斯柴爾德本來也不姓“羅斯柴爾德”,是發跡之後才改的,德語意為“紅色盾牌”。其家族徽章就是一頭獅子和一匹馬,中間有一塊盾牌。盾牌上畫著一隻手拿著5支箭,象徵著他的五個兒子“羅氏五虎”。可以看出,羅斯柴爾德家族試圖打造出一個貴族世家。
但你要知道,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歐洲從事金融業並不是什麼“光彩”的行業。歐洲那些擁有老錢的貴族們是看不起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在他們眼裡,貴族是有悠久的家族歷史,有榮有、有土地、有莊園。羅斯柴爾德家族這種靠貨幣交易發家的,連新貴都算不上,最多算暴發戶。梅耶·羅斯柴爾德死後,五個兒子分佈於5個國家,聯絡逐漸減少,開始各自為政,家族慢慢變得鬆散。再往後幾代人,基本上斷絕聯絡了,只剩下一個家族名號和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家族徽章。
不過即便如此,“羅斯柴爾德”還是很有名氣的,而且家族的跟腳,也肯定不會像普通老百姓所知道的那麼淺薄。就算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