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些成功人士商業往來的會所不太一樣了,雖然明面上沒什麼區別,但整體檔次還是略有不如。
住宅會所大致分為別墅區會所、多層居住區會所及高層居住區會所三種。
別墅區佔地寬廣,容積率很低,而會所面積佔總開發面積比例相對較高,一般是高階會所。在以低層、多層住宅為主的小區內,會所一般自成一區,除滿足本區使用外,還可對外開放。城市中心高層居住區會所用地則相對狹小,有的甚至與住宅的裙樓相結合或設於樓層中。無論用地大小,皆可創造出精湛的空間效果和舒適宜人的周邊環境。
會所與環境有著獨特的建築個性與空間序列特徵,建築師根據當地的地理特徵、歷史傳統、居民的行為活動特點,以人為本,創造高質量的景觀環境。
具體點來說,想要經營好一個會所,首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內部環境。
空間的使用性質和功能要求由其中所容納的人的行為活動決定,這種行為活動是發展變化的,於是會所建築空間功能複雜多元,社群街道上交通與日常生活相混雜,私人生活與公共空間交融:廊空間中交易市場、人際交往、日常生活、茶館酒樓等諸多功能容納於其中。在同一空間內功能多樣並存。功能的複雜性意味著它們之間聯絡的多樣性,彼此之間並非完全獨立,體現了空間的廣泛適應性,最大限度地將人的行為活動融合其中,具有濃郁的人情味。
設計者要考慮到住區居民的不同群體,尤其是不同年齡群體、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等對會所功能的需求,特別是在居住區規模較大、會所服務的居民群體層次複雜的情況下更要重視對不同群體需求的分析。
比如說一些已經步入老齡化城市,眾多老人的安置問題已經逐漸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在會所的功能設定中如果只安排適合中青年人的活動科目,只注意到時尚消費的需求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樣的會所也不能夠成為整個居住社群的中心。老人與兒童是交通上的弱勢群體,對住區的依賴性強,所以住區會所更應該有他們的一方樂土。
會所的功能設定在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行為需要上除了要在設定的科目上下功夫以外,還要重視對科目配套設計的重要性:地板的舒適度、臺階的高度、有無輪椅坡道、有無兒童扶手等等。因此,老人的茶室、兒童的遊戲室和青年人的健身室,其區別不僅僅在於相同空間中的器材與裝置要求上的不同,擺設上的不同,還有與之配套的各種細部要求的不同,甚至可能應該是完全不同的空間環境。
設計者還應該考慮到不同群體的使用者,甚至是陪同者、觀看者的行為需求。
如會所的兒童遊戲室,如果設計者沒有注意到連帶活動的關係,在兒童活動場地的周圍沒有設定成年人休息的座椅,使得家長們只能圍在器械周圍站立,互相之間也沒有良好的交流氛圍,情形非常尷尬。設計者可以將茶室或咖啡室與遊戲室毗鄰,或在兒童遊戲室內設計一個高几步的吧檯空間,這樣大人就可以放心地看著小孩玩耍,又舒適地享受自己的樂趣:品茗、聊天、看報、下棋。這種和諧的氛圍就需要設計者在“人性化”的理念下進行細緻的考察和精心的設計。
住區會所的設計應服從於社群的可居住性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處理好建築物整體的比例關係,各體量之間的比例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尺度問題,儘量與人貼近,創造出親切感和歸屬感。此外,住區會所是小區居民社交活動的中心場所,應該具備顯著而獨特的藝術風格,突出小區外觀整體的可識別性,在體量與尺度上也應保持與整個小區整體的統一。
在視覺藝術中,直接影響效果的因素有三個方面:性、色、質。住區會所造型設計中,色彩可以說是運用最靈活、受限制最少、效果最顯著的要素。會所代表著小區的形象、精神,是小區的地標,往往置於小區的重要地位,因此色彩的運用應鮮明;反映地方特色並與小區整體的色調相呼應;色彩的處理應反映出居住小區的特點,體現出溫宛和諧的生活休閒氣氛;利用色彩加強會所建築的表現力。
質感表現的處理除了要考慮材料天然情感,還要注意表現人工處理以及材料組合可能引起的感情效應,最常見的有兩種:即調和組合與對比組合。
前者自然真誠,含蓄而刺激;後者則具強烈效果。建築藝術的表現力主要還是透過空間、形體的巧妙組合、整體與區域性之間良好的比例關係、色彩與質感的妥善處理等來獲得,而不應祈求於繁瑣的矯揉造作的裝飾,但適當的裝飾與符號的運用可以加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