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放在華夏,基本上算是老百姓人盡皆知的一句話了。
從這裡也能看出“吃”,對於華夏人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只是果腹,華夏的老百姓,從古代開始,就一直在追求食物的美。
甚至於,“吃”在這個國度已經不僅僅只是吃了,而是具備了文化的要素。
華夏飲食文化說白了,就是有著長遠歷史,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
在華夏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華夏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華夏飲食文化。從外延看,華夏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稱得上是異彩紛呈。
周方遠他們今天所享用的臨安菜,說實話啊,不存在褒貶一說——也是近現代才開始出現的。或者說的更加嚴謹一些,是近二十年才逐漸總結完成的。雖然它本就屬於浙省菜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此之前,它一直是散亂的,沒有體系的。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這才一點點總結出來的。
菜是好菜,味道也好,賣相也好,但若要真正放到這個飲食大國裡的話,臨安菜,說實話,基本上還是弟弟級別的。
遠了不說,就說大家公認的八大菜系——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哪一個不是名聲顯赫,從古時就流傳下來的?臨安菜,充其量也只是浙的一部分而已。
菜系是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併為社會所公認的華夏飲食的菜餚流派。
在我國,飲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曆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以太公望最為代表,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到了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格局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華夏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自然是各有不同,當然其中有部分東西是共通的,也有一些東西是相互借鑑的,所以所謂八大菜系,也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獨立的八個體系,那不現實。一般來說,如何分辨八大菜系,主要還是看它們之間口味的側重點。
比如說魯菜,就講究個口味鹹鮮為主。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鹹鮮為主火候精湛,精於制湯,善烹海味。它起源於大魯省的齊魯風味,是我國傳統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它是完全從勞動人民之間自己出現的。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亦是八大菜系之首。魯菜裡的名菜,那就太多太多了,根本說不清,也很難數的清,不過倒是有幾道比較經典的名餚。
比如說糖醋鯉魚、九轉大腸、蔥燒海參、油爆雙脆、扒原殼鮑魚、一品豆腐等。
另外魯菜裡還有細分,比如說孔聖人家族流傳下來的孔府菜,就稱得上是精品之中的精品。畢竟孔聖人的家族在古代地位崇高,一代代流傳下來,但凡帝王出巡,只要路徑魯省,就必然會到聖人故居一遊。所以孔府菜,其實就等於是民間的御菜。無論是從選料,還是技藝,亦或是味道、外形等方方面面,都稱得上是頂尖了。
另外說一句題外話,最近這些年,就周方遠知道的,魯菜其實是有些式微了。
大原因,或許是魯菜的要求太高吧,相比其他菜系傳人可能五年十年就能出師不同,魯菜的大廚,沒有個二三十年的苦功,根本就看不見什麼成果。
二三十年啊,就是一個人從少年進入中年的時間,再多幾年,說不好就要退休了。
魯菜作為宮廷菜的主體,其價值是巨大的,淪落到如今這個局面,也確實是讓人有些唏噓。但同時,要說魯菜真的要消失了嗎?也不盡然。就算“魯菜”有朝一日真的消失了,但魯菜的精髓卻流傳下去了。差不多有這麼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