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咬鉤資訊,可以保護視力,使人不至於太疲勞,特別是在酷暑高溫時節,不必頂著烈日手握釣竿死守之,而可坐在樹蔭下觀察,待其鈴響而提竿。另外一個釣者可同時照顧數根海竿,哪根鈴響哪根提,可提高上魚率。
最後是靈活性較大,海竿不但可底釣,也可甩至遠方水域,帶漂浮釣;不但可用炸彈鉤,也可用串鉤;不但可日釣,更適於夜釣。
當然了,海竿也有些不足,如小鈴或竿尖傳遞魚兒咬鉤資訊不夠靈敏,常是魚兒咬死了鉤才有反應,因而錯過了很多有利提竿時機;不適於在水草稠密區垂釣,因易於掛草;由於炸彈餌料多,需要準備充足的餌料,成本較大。
如今海竿也被廣泛應用在了內河釣魚上,大差不差吧,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0.5毫米以上,線長60米-70米,分母線、子線。因海上風浪較大,在海釣浮漂的傳遞資訊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在路亞、拖釣時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在灘釣、磯釣底釣等海洋垂釣時可以採用釣魚報警器、魚鈴來指示魚訊。
海釣的釣鉤應準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以上種種,都是海竿和手竿的不同之處,簡單來講,就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海竿都更容易釣魚,手竿講究更高的技術,海竿的話,技術方面的要求就相對較低一些了
尤其是對於周方遠這種初虎子純新手而言,海竿是比手竿更容易上手的。
海釣是近幾年才迅速興起的新興的娛樂形式,於國於民,都是大有好處的事情。
於國而言,海釣可以算得上是生態旅遊的內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一億人的釣魚大軍。如果說大部分人每年釣魚一到四次,平均消費約為280元左右,僅圍繞釣魚活動所產生的消費數額就能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就有國家,比如說馬來西亞,為了為了突破傳統旅遊的蒼白印象,馬旅遊部從2008年開始向我國遊客推廣其釣魚旅遊資源,於是就有了2008年蘭卡威海釣邀請賽。其實,這是以海釣為核心來帶動的集漁業、休閒遊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產業,海釣是生態旅遊的內容。對於小國家而言,這樣一項運動,可能就是長期的,穩定的財政收入。
對於大國來說,或許看不上這麼一項比賽,但地方肯定是願意搞一搞的。
而對個人來說呢,海釣是休閒也是運動,一是既刺激又富有樂趣;二是還能鍛鍊身體。一名優秀的海釣手,不僅要具備豐富的海釣知識,同時還要熟練攀巖、登山、航海、游泳等技能,還要有負重行走的能力,揹負重達50斤至80斤海釣裝備,要在礁石上連爬帶走。特別是夏天海釣,還要忍受高溫的煎熬。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裝備整齊就像海軍陸戰隊隊員似的,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頂不住的。
也因此,海釣被稱為新世紀的四大貴族運動之一。
原本是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斯諾克一同被譽為“四大貴族運動”。但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歐美髮達國家,也有海釣、高爾夫、馬術和網球一道被認為是“四大貴族”運動的說法,因為這幾項運動都需要不菲的投資才能玩得轉。
高爾夫和網球還好說,只要能找到場地,運動本身並不怎麼花錢。
但海釣和馬術就不同了。
海釣的話,一整套裝備下來,便宜者,上萬幾萬是有的,貴的,幾十萬的也不少見,一般人可不會為了一項運動就話這麼多錢。更不用說的是,你想玩海釣,你是不是得有船?和高爾夫球網球這些運動不同,兩種球類運動需要的場地,老百姓自己是弄不了的,但可以去相對成熟的俱樂部啊。有專門的高爾夫俱樂部,交上不算貴的年費,買上一套球杆,就可以玩了。好杆和普通杆的差別當然是有的,但只要不是追求極致,隨便玩玩的話,普通杆也是能打出不錯的成績的。網球的話,就更是如此了。
但海釣不行,既然是海釣了,你肯定就要去海面上釣魚才行。
一般人想要出海,只能坐船,可如果是乘坐客輪什麼的,人家會停下來給你釣魚的時間嗎?不可能的,所以想要玩海釣,要麼是自己有船,要麼是花錢租船,船還得差不多的才行。太小的船,你不敢往遠跑,就在海岸邊附近徘徊,沒啥意思。稍微深入大海的,就必須要相當水準的船了,不論是買還是租,都不會便宜。
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