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前,追問道:“咱們大唐新立,與韓國無冤無仇,他們為何要與我大唐作對?”
周瑜揹負雙手,在帥帳中來回踱步,用厚重而富有磁性的聲音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論實力,韓國遠不及齊、秦、楚、晉這四大強國,韓國要想發展也只能是瞄準西方的申、宿、許、鄧這些小國,我們大唐的崛起將會與韓國爭奪領土,若是接到了姬誕的求援,韓武焉能按兵不動?”
“公瑾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尋找地點伏擊來援的韓軍?”紀靈依舊沒有猜透周瑜的策略,撓著頭皮問道。
周瑜搖頭道:“非也、非也,我已經在滎陽通往韓國的路途佈置了伏兵,捉拿過往可疑人員。只要抓住了虢國使者,便能計算好韓軍來援的時間,到時你率部出現在滎陽城下,詐開城門,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滎陽。”
紀靈這才恍然頓悟,拱手領命:“末將曉得了,公瑾將軍直管放心,紀靈定然完成任務!”
紀靈點起五千兵馬悄悄離開大營,與主力部隊分道揚鑣,周瑜與曹性率領剩下的一萬五千將士拔營向南,直抵滎陽城下與趙雲的先鋒部隊會合,安營紮寨。
滎陽是一座在全天下都數得著的大城,城內居民超過十萬人,城池龐大,僅憑周瑜率領的兩萬五千人馬根本無法包圍城池。因此周瑜下令紮下三座營寨由自己和趙雲、馬岱統率,分別堵住滎陽東、西、北三座城門,僅給虢軍留下南門一條出路。
見唐軍援兵抵達城下,董聖下令緊閉四門,軍民輪流登上城牆駐防,堅守不出。同時向姬誕提議派遣使者快馬加鞭趕往韓國王城陽翟,向韓侯韓武求援。
姬誕派出的陳丕與崔懿戰死沙場,六千兵馬全軍覆沒,使得年輕氣盛的姬誕倍受打擊,再也不敢逞血氣之勇,接到董聖的建議後當即派出使者離開滎陽趕往陽翟求救。
韓國坐落在虢國東南方位,北面隔著黃河與魏國相望,西面與虢國毗鄰,境內除了國都陽翟之外,還有平陽、宜陽、新鄭三郡,下轄縣城三十餘座,人口二百六十萬。
雖然韓國的歷任君主一直很努力,但由於地處中原,被各大強國夾在中央,處處捉緊掣肘,一直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韓國曆任國君皆姬姓,韓氏,其地位一直是侯爵國,不僅相比齊、秦、楚、晉、趙、魯等強國低了一個等級,而且爵位也不如祖上曾經闊過的虢、虞、宋等幾個國家。
當然,論國力與軍事實力的話,擁有二百六十萬人口,十五萬軍隊的韓國完全可以吊打虢、虞、宋這“祖上闊過”三人組,只是地位卻遲遲無法提升。
韓國現任君主乃是正史中的韓昭侯韓武,自從十年前繼位,掌權後任命申不害為國相,改革內政,發展經濟,提升國力。
雖然近年來小有發展,但在西有強秦,東有齊魯,南有大楚,北有韓趙的情況下,國力提升有限,終歸是小打小鬧,始終看不到稱霸天下的苗頭。
為此,韓武的堂侄韓非多次上書提議改革內政,打擊貴族勢力圈地成風的行為,力爭做到賞罰分明,不能讓貴族世世代代躺在祖上的功勞簿上享受。
韓非文采斐然,在各國之間頗有名氣,韓武怕他喧賓奪主,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不採納韓非的建議,只是委任給他一個管理工程的閒職,使得韓非每日長吁短嘆,遺憾不能一展胸中抱負。
韓國作為虢國的鄰居,自然密切關注著虢國的變化,當得知姬叔弼被方離控制在河內,虢虞合併為唐之後,韓非就上書韓侯,請求發兵征討滎陽,趁機擴大領土。
但韓武猶豫不決,覺得師出無名,萬一遭到周圍的魏、魯、楚等國家夾攻,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再加上天寒地凍,用兵困難,所以韓武決定靜觀局勢變化。
但讓韓國君臣始料不及的是,進入十一月之後唐國突然出兵,派遣周瑜、趙雲號稱統兵五萬渡過黃河直叩滎陽,這登時讓韓國上下慌了手腳。
不用虢國派遣使者來求援,韓武便在大殿召集了相國申不害,太宰俠累,大將軍暴鳶,上將軍公孫昧、韓擾等人共商對策,而擔任太祝的韓非也受召出列,共商國事。
朝陽還未升起,陽翟城內的宮殿之中已是文武雲集,群賢畢至。
三十五歲,正值壯年的韓武在大殿上居中跪坐,用犀利的目光掃了一圈腳下的群臣,朗聲問道:“諸位卿家,方離合並虢虞為唐,氣勢咄咄逼人。數日前又派遣周瑜、趙雲渡過黃河攻打滎陽,嚴重威脅了我大韓的利益,不知諸位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