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家,看哪家商店有“減票布”——就是少收布票的那種布。都是些花色不好的或者混紡的布,一洗就掉色、起毛,可畢竟用有限的布票多買上幾尺。
那時我也算是正在妙齡,可經常穿著爸爸穿舊的、肥大的、四個兜的藍布制服。弟弟從出生總是穿姐姐、哥哥穿小的衣服,衣服上總是這一個窟窿,那一個三角口。我補衣服的本事就是為了弟弟練出來的。媽媽曾用我和姐姐小時的兩件舊紅格子外套,改做了四件棉坎肩,四個兒女一人一件,最小的那件是用28塊布角拼成的。
布票把人們逼出了很多才智:拆勞保手套織衣服,拆鞋帶織線衣,姐姐的一個兵團戰友不知拆了多少手套才攢足了線,又用了好幾個月的工夫織成了件有無數棉線接頭的衣服。
獎勵農民的布票
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三年災荒,全國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奇缺。在1963—1965年間,國家商業部為了調動農民交售糧食及農副產品的積極性,撥出一部分“布票”作為獎勵。當年批判“獎金掛帥”,忌諱頒發獎金,所以用有價證券“布票”代替。有些地區,這種獎勵農民的布票,延續到文革期間至80年代初。
實際上,當時許多農民在農貿市場以糧食、雞蛋等換取城鎮居民的布票,賴以解決穿衣問題。
抹不掉的記憶
天津一位中學校長回憶說:有了票證,並不能保證買到東西,過了期限,票證作廢。有一年,他需要添置一件棉衣,連裡帶面需布20尺左右,全家的布票一大半都歸他使用才夠。拿著布票,多次到布店,都因人太多太擠,沒有時間挨個兒,只好走了。有一天,他見鋪里人少,店員閒著,他便拿出布票,請店員量布。售貨員只說了一句話:今年的布票過期。再說什麼也沒用。布票作廢,棉衣沒有做成,只能靠破襖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