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不出,但具有大智慧的我,很快就找到了最好的竅門:用眼藥水瓶子!這樣,每頓飯我都能滴出一滴。”
這不是一滴滴眼藥水,這是一滴滴辛酸淚。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布票的故事(1)
1954年全國棉紗、棉布統購統銷,供求關係緊張,9月份實行了憑“布票”(又稱棉布購買票、購布證、購布券)限量供應棉布。除了農產品糧、油以外,這是工業消費品的第一種票證;而且,比1955年11月正式發放“全國通用糧票”的時間還早1年零兩個月。
當時,根據南北各地的氣候不同,城鎮大小不同,對於棉布的最低需求量不同,而制訂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標準。例如:北京市每人每次發放17尺3寸布票,剛夠成人做一套藍布制服。天津市每人每次可領取13尺,江西省發放11尺,最北方冬季漫長又嚴寒的哈爾濱市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衣;而南方亞熱帶地區城鎮每人每次7尺4寸布票。但並不是按人平均分配使用,而是全家人統籌安排,看誰最需要做衣服就集中買布給他做;或者到百貨商店憑布票購買成衣。有時需要量增大,布票不夠使用,還要向親戚朋友東挪西湊。
布票上印有使用期限。最早的上海市、江西省、貴州省等地布票都註明:“有效期限自1954年9月至1955年2月底止,過期作廢。”期限6個月。但最早的天津市布票註明:“有效期限自1954年9月15日至1955年8月底,過期作廢。”此後發放的布票有效期限不等,通常為半年或1年。
1960年嚴重災害時期,布票限量普遍減少到一半以下。許多地區每年每人供應的棉布減少為3尺左右。如四川城鎮每年每人只發3尺7寸;山東城鎮每人只發布票1尺6寸。……
1961年上海市人均購買棉布6尺6寸,到1962年人均購買7尺7寸。
後來,新產品化學纖維、合成纖維大發展,使得80年代初紡織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商業庫存猛升,反而造成棉布積壓。1983年11月23日我國商業部在報紙上宣佈,從12月起,棉布不再收布票、敞開供應。1984年,布票比糧油票提前9年取消了,老百姓才不再為穿衣發愁。
布票定量減半又減半
四川省一位教師回憶:1954年開始實行布票,1984年取消。其間整整30年。四川城鎮起初每年每人15尺布票,可以做一套衣褲;1958—1959年每年每人7尺4寸布票,個子小的還能做件上衣,個子大的就頂多混條褲子了。年年捉襟見肘,大家穿的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勤儉節約勞動服。不久,買一雙襪子也要二寸布票;咬牙買高價的粗呢褲,還要收半尺口袋布的布票。那布票就越發顯出了重要性。
60年代初,風聲一天天緊,聽說四川省只發3尺7寸布票,因為連年使用布票,大家的家底都空了,猛一下又緊到這種程度。那時剛參加工作的人,通常只有兩件褂子:平時是脫了這件換那件;褲子也只有兩條:一條單褲,一條棉褲;單褲夏天穿外頭,冬天當襯褲穿裡頭。所以褲子也就特別費!一條新褲,不出一年也就爛了。
一位女教師說:“誰想到這回布票只發三尺七啊。”另一個女教師說:“三尺七寸布票能夠做件啥衣裳?當頭的以為中國人都是幼兒園的孩子呢。”這叫窮開心!
1961年3—8月,上海市區每人只發給2尺6寸布票,一家四口的布票無法縫製一套成人的衣服。
不僅布匹數量少,而且品種單調。60年代初期,用布票只能買到藍色或灰色粗布,和從蘇聯進口的粗劣花布。
全家人的布票
山東省某作家回憶:聽從偉大領袖說的,人多熱情高,幹勁大!於是女人們拼命生孩子,爭當英雄母親。父母雖說沒有文化,在生育方面一激就活,一口氣生了兄妹八個,可謂泱泱大家。
人多,吃得多、穿得多、用得多,只有父親一人工作,僅有的80元工資竟然巧妙地養活了全家10口。母親有本書是《紅旗》。裡面夾滿了政府發放的票證:糧票、油票、布票、煙票、火柴票、肉票、糖票、雞蛋票、魚票、糕點票……這些票證紙張極差,大小不一,印刷粗糙。很容易仿冒,有意思的是當時沒人敢仿冒。
母親有一把小剪刀,該買什麼了,就從一大張(16開)全幅票證中間剪下所需要的一張。有時,它們並不是連著的、而是跳躍的,一月下來,那張大紙竟被剪成了窗花。1960年山東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