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戶口”領發。政府設定專門機構(商業廳局、糧食廳局等)來管理這一複雜煩瑣的事務。
20世紀60年代,我國職工家庭每人每月購買的商品中,有70—80 % 是憑票證定量供應的。另外有20—30 % (主要為食物和日用品)來自農貿市場和高價商店、高價餐廳。至於收入低的多數職工,幾乎全部購買國家定量供應的日用必需品(平價商品),而根本買不起自由市場上的“議價”商品,也進不起高價餐廳。
上海市最早發給票證的回憶
作家何滿子回憶說:建國的頭幾年,倒沒有這票那票的,市場上也沒有排長龍的現象。當時有個前蘇聯的藝術團體,芭蕾大師烏拉諾娃那一批吧,1952年到上海,年輕的男女演員們在上海淮海中路鬧市一看,商店裡貨品琳琅滿架,使他們大吃一驚,紛紛爭購香水、髮油等化妝品,可見在他們國內是難得弄到的。
大概在1955年,上海開始發糧票和布票了(引者注:1955年11月開始使用全國糧票和油票,1954年9月各地發放布票,1957年開始發放肉食票)。開頭覺得很麻煩,上個館子、買包點心,鈔票之外還要加糧票,很不習慣。誰知麻煩的事情還在後頭,一到“鶯歌燕舞”、“我們一天天地好起來”的“大躍進”時期,什麼票證都出來了,糧、油、布票之外,陸續添上了香菸票、糖票、火柴票、日用品票、副食品票、絨線票和現已忘了名目的花樣百出的票證。
許多票證以編號表示。普通分為幾十個“號”,文革十年期間,多達上百個“號”。
每月發下來一大疊票證,還要分上、中、下旬。有些還規定著商品等級,如“煙票”,一般按季度發給;城鎮居民平時只能得到低檔次的“乙級”“丙級”香菸若干包,節日才供應“甲級”香菸。煙票上印製“幾等煙幾包”,等等。
家庭主婦為了掌管這些票證大傷腦筋,搞得晨昏顛倒;而這些玩意又是命根子,稍一不慎,丟了或弄錯了都是性命交關的。
其中糧票更是可以制人死命,是一點也含糊不得的。正當《人民日報》《紅旗》狂吹畝產麥子、稻穀幾萬、十幾萬斤,據說怕糧多了沒倉庫堆放,聽任大家放開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