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75年,陳仁炳65歲,獲准退休,從此他再也不必去做木工了。退休金每月57元。1981年恢復教授待遇,住房、醫療均有了保障。

摘帽之後的費孝通

1987年費孝通教授接受巴博德教授採訪時,談到了反右的情況。摘錄如下——

費:1957年。氣氛突然改變。我不知道這一變化背後是什麼,但是我發覺自己落入陷阱。甚至現在我們也不真正瞭解突然變化的背後是什麼,雖然這個運動在一般人已經認為是一個錯誤,一個過失。但是從那時起我進入了一生中完全不同的一個時期。我不能說它是可怕的——沒有人打我,也不要求我忍受體罰。他們只是批判我。我說,行,我願意接受批判。嚴肅地說,我想要明白我錯在哪裡。我被解除一切原任行政職務,只保留教授職位。實際上我喜歡這個角色,在中央民族學院當一名教授簡單得多。可是,我當然不能做實地調查了。然後,下一年,他們“摘掉我的帽子,”或者去掉我這個標籤。

巴:那是在1959年?

費:1959年。那時我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我被給予政治地位。貶黜算是結束。現在我可以去各地訪問,但僅作為有組織的團體的一員而不是個別的旅行,那不壞。許多同樣被譴責為右派分子的較年輕的人卻被髮送到艱苦的地方,過著艱苦的生活,而我沒有。不過這時我沒有聲音了,沒有人會出版我的任何東西。所以我變得默默無聞了。

巴:費教授,這是在告訴你右派分子已經摘掉以後?

費:1959年他們摘掉了我的這頂右派帽子。

巴:仍然沒有人出版你的著作?

費:沒有人會出版我寫的任何東西。理論上我是恢復了名譽,但實際上沒有改變。這時我被稱為“摘帽右派”所以事實上我仍是一個右派分子。那是階級鬥爭。“摘帽右派”成為像我這樣的人的特殊稱號。我們還是被當作右派分子對待,被剝奪許多權利,被當作一類特殊的人對待。這是階級鬥爭。

那時我的思想實際上停滯了。我不能寫作,這使我智力停滯。我開始懷疑自己。我到底是不是錯了? 我是在保護資產階級嗎? 我錯在哪裡? 我不明白,但我也不認為他們是錯了。麻煩就在於此。他們不應該這樣對待我,我有這種感覺,但是我錯在哪裡? ……(轉引自張冠生《青山踏遍·費孝通》第148—149頁,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在城鎮配給的糧票和各種票證(1)

1955年開始印製發行了統一的“全國通用糧票”,這一版全國糧票曾在1956年和1957年兩次加印,面值有“壹市斤”“半市斤”“肆市兩”(四分之一市斤,舊秤16兩為1斤)“叄市斤”“伍市斤”等五種,一直用到1980年6月才作廢;在1965—1966年又印製了新版的全國通用糧票,面值有“壹市斤”“半市斤”“貳市兩”(五分之一市斤,新秤10兩為1斤)“叄市斤”“伍市斤”等五種,一直延用到1993年。

此外,各省(市)、軍隊也印發了配給的正規糧票。

從20世紀5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我國城鎮一直實行“配給制”,基本生活用品如每人每月20—30斤糧食(粗糧和少量細糧)、半斤或幾兩油、半斤或一斤肉,每年幾尺布等,都憑“戶口供應本”分欄記錄、發給票證,配給到每戶人家。

形形色色的票和證,乃是50—80年代我國城鎮戶口(排除農民)享受物質供給權利的憑證。沒有購糧證,糧店就不賣給糧食;沒有購物證,幾乎就喪失購買生活必需品的資格。

票證的配給數量和種類,各有差別。大、中、小城市不同,各種職業、工種的級別不同,最末一等是農民,不辦戶口本、不發糧油票、國家除了偶爾對於種棉、養豬給予有限的獎勵以外,幾乎什麼配給也沒份!

戶口和票證乃是城鎮專有的特權。職工從本單位或企業領取工資、獎金以外,還能憑票證以“平價”購買國家規定的配給品。當然前提是基本供應得到保障、物價相對穩定;一旦供應極度匱乏或物價上漲,那麼職工的實際收入就低於名義工資。

“配給制”只對市民生活中的部分必需物實行配給,方法是定量、限額、憑證、憑票。一年四季,每季度將三個月的票證,透過各“單位”和街道里弄居民委員會,依照戶籍分發到各家市民。在“供應本”上加以記錄查核。有的按戶計算,有的按人頭計算;單身者如學生等,由學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