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的主要業務
1�處理國際清算事務。“二戰”後,國際清算銀行先後成為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歐洲支付同盟、歐洲煤鋼聯營、黃金總庫、歐洲貨幣合作基金等國際機構的金融業務代理人,承擔著大量的國際結算業務。
2�辦理或代理有關銀行業務。“二戰”後,國際清算銀行業務不斷拓展,目前可從事的業務主要有:接受成員國中央銀行的黃金或貨幣存款,買賣黃金和貨幣,買賣可供上市的證券,向成員國中央銀行貸款或存款,也可與商業銀行和國際機構進行類似業務,但不得向政府提供貸款或以其名義開設往來賬戶。目前,世界上很多中央銀行在國際清算銀行存有黃金和硬通貨,並獲取相應的利息。
3�定期舉辦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國際清算銀行於每月的第一個週末在巴塞爾舉行西方主要國家中央銀行的行長會議,商討有關國際金融問題,協調有關國家的金融政策,促進各國中央銀行的合作。
中國與國際清算銀行的關係
我國於1984年與國際清算銀行建立了業務聯絡,中國人民銀行自1986年起就與國際清算銀行建立了業務方面的關係,辦理外匯與黃金業務。此後,每年都派代表團以客戶身份參加該行年會。國際清算銀行召開股東大會,中國人民銀行邀請列席,並以觀察員身份多次參加該行年會,這為中國廣泛獲取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資訊、發展與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新的場所。中國的外匯儲備有一部分是存放於國際清算銀行的,這對中國人民銀行靈活、迅速、安全的調撥外匯、黃金儲備非常有利。自1985年起,國際清算銀行已開始向中國提供貸款。1996年9月9日,國際清算銀行透過一項協議,接納中國、巴西、印度、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新加坡和香港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為該行的新成員。香港迴歸之後,其在國際清算銀行的地位保持不變,繼續享有獨立的股份與投票權。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同時加入國際清算銀行。我國中央銀行加入國際清算銀行,標誌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和金融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同時也有助於我國中央銀行與國際清算銀行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進一步增進了解,擴大合作,提高管理與監督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11月正式加入國際清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該行亞洲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周小川行長目前擔任該委員會主席。中國認繳了3000股的股本,實繳金額為3879萬美元。
。 想看書來
“休克療法”是與非(1)
“休克療法”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經濟領域。休克療法的最早提出,是薩克斯被聘擔任*政府經濟顧問期間所為。*是南美一個經濟落後的小國,由於長期政治局勢動盪不安,政府經濟政策失誤,由此引發的經濟問題大量積累而又得不到解決,終於導致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1985年*政府的預算赤字達485�9萬億比索,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約1/3,通貨膨脹率高達24000%。1984年的外債為50億美元,應付利息近10億美元,超過了出口收入。1980—1985年期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正是面對這樣一種嚴峻的經濟形勢,受聘於危難之際的薩克斯,大膽地提出了一整套經濟綱領和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壓縮政府開支,取消補貼,放開價格,實行貿易自由化,透過貨幣貶值實現匯率穩定,進一步改革行政和稅收制度,將部分公營部門和企業民營化,重新安排債務和接受外援等等。由於這套經濟綱領和政策的實施具有較強的衝擊力,在短期內可能使社會的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震盪,甚至會導致出現“休克”狀態,因此,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為“休克療法”。
概括地說,休克療法是針對嚴重失衡的社會總供求狀況,從控制社會總需求出發,採取嚴厲的行政和經濟手段,在短時間內強制性地大幅度壓縮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使社會總供求達到人為的平衡,以此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恢復經濟秩序。這種政策調控帶有明顯的應急性質。因為社會總供求的平衡,不僅需要控制過旺的社會總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會總供給的有效增長。宏觀經濟執行的實踐證明,前者在短時間內容易實現,後者卻需較長時間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