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心,認為這樣就是涅磐的境界,再也不求上進。因此生出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入定性的獨覺乘,和一切從因緣法而悟聖果的緣覺等,不肯回心轉向大乘的人們,成其伴侶。迷惑了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十偏差,以泯心無念,入於圓覺,成就湛然清淨的湛明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生於自覺圓明境界,執著圓明而不化眾生,名為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以上所說的十種禪定中的人,都因為中途偏差而成狂見。自己迷惑無知,在未到圓滿菩提正覺的中途,便發生已經證得滿足的知解。其實,都是識心的用心互動作用,唯識所變,所以就成這些果位。無奈眾生頑迷不識,自己不肯反省忖量。遇到這種境界現前,各自就其多生歷劫以來所愛好的習氣,迷惑了真心。就此休息,認為那就是道果所歸的究竟之地,自稱已經滿足了無上菩提,成為大妄語。或受外道邪魔所感應。等到業果終了,便墮入無間地獄。或者成為聲聞緣覺二乘之果,不再增進上進。你們要存心秉持吾佛之道,把這種法門,在我滅度以後,傳示於末法時期,普遍地使一切眾生,覺了其中義理。莫令知見之魔,自造沉迷之孽。保護修行的人。他如果在中途偶有偏差,應當哀憫救助其心,消滅他的邪緣,使其身心進入佛的正知見。最好使修行人從開始至於成就,都不走入歧路。這個法門,是過去世無數先佛,都乘此道而心得開悟,由此證取無上菩提的。

〃如果識陰盡了,你現在的生理心理諸根,就可以互相替代,交換應用。在互用當中,能夠進入菩薩道最終的金剛乾慧,圓明精妙的真心,就能在此中發生變化的妙用。《如淨琉璃,內含寶月》。這樣才能超越前而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的金剛十地,至於等覺圓明的果地,進入自性如來的《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就是過去先佛世尊們,在奢摩他(止定)毗婆舍那(觀慧)的如來大定中,圓覺妙明所分析的魔事。若是魔境現前,只要你能當時認識明白,反求自心,使心垢洗除清淨,自然就不落於邪見。那麼,五陰心魔消滅了,天魔外境也會摧碎。大力鬼神等,當然逃逝。魑魅魍魎,也就無法出生。由此而直至菩提,始知本來現成具足,決定不會缺少了哪一點。就是下劣淺智的人,由此增進修行,也會進於自性真心涅磐之境,不再迷悶。

(錄入者ofo:錄入完五陰區宇易出現的各種魔境,不僅慶幸,得遇淨土殊勝法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心念去,便可超五十五位次序,升入極樂,得不退轉,直至成佛。其中無出偏入魔之虞(諸位請仔細看這幾十種魔境,都與自己無始以來的心行有關,誰能言可完全避開。),無三大阿僧只劫之遙。幸甚幸甚!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解脫五陰和直指明心見性的結論

阿難:問〃如果據佛所說的,五陰的現象,只是五種虛妄的作用,都是自性妄想心所生的判別關係。我們平常未蒙佛的微細開示,現在請問:在修行進境中,這五陰是一齊消除的呢? 還是要次第逐漸滅盡呢?並且這五種陰境,以什麼為界限呢?希望在發慈悲,再加詳細開示。

佛說:〃自性真心的《精真妙明,本覺圓淨》本來就不滯留於生死和塵垢之間。你要知道,就是這個無盡的虛空,也都是自性妄想所生的境界。一切物理的器世間現象,元本都是自性本覺妙明精真中的妄動作用。猶如前面所說的狂人演若達多。自己迷卻本來原有的真頭,妄自認影。發生妄想的本元,根本無所謂為什麼原因而發生。只是在妄想當中,建立它的因緣性。迷於這個因緣性者,就稱宇宙間的事物,是自然的法則。其實,那個無盡的虛空,尚且還是幻有所生的現象。何況寄存於虛空間的事物,說它是因緣的,或是自然的,更是眾生妄心的推理想象而已。

〃人們可以知道自己妄想所起的法則,由此才說妄想是因緣所生的。如果根本沒有妄想,去說妄想和因緣,也根本元無所有。何況還不知最初的真諦究竟是個什麼,便推測它就是自然的呢?所以我再為你發明,五陰的本來原因,都同是妄想所生。

〃首先你要了解,你的身體原是因你的父母妄想所生。你的心,如果不是妄想,就不能夠配合他們的妄想而有此身,用以傳續生命。如我以前所說的,想到醋酸的味道,口裡就會生涎。心想登高,足心就會酸起。可是眼前既沒有懸崖,也沒有酸醋,你的身體如果不同於虛妄的妄想一樣,何以口裡會因講說酸性就流涎水呢?所以你應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