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的業力,十方國土的物質障礙,就一齊消除,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佛圓明清淨微妙的密意,都會在這種境界中明白顯現,如此就可以獲得無生法忍。由此再加漸修,隨他所發現的行持境界的過程,安立各種次序的聖位名稱和含義,這是第三項的修行次序。〃
五十五位修行的聖位和境界的含義
(甲)乾慧地:欲愛這念已經乾枯了,六根與外界物慾就不互相偶合。目前的有限殘生,氣質已經變化, 不再繼續發生業習。執心虛明不昧,完全是清明在躬的智慧。修持漸久,智慧的效能,光明圓滿,照耀十方世界。因為只是乾有其慧而已,未能發生自性大定的功德,所以名為乾慧地。
(乙)十信
1、信心住:乾慧地中,只是欲習初乾,還未與真如自性的法流相接,就以這初得乾有智慧的心,心心念念之中,如箭箭中的,中入法性之流,漸漸使真心開展圓妙。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