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朱學後進,藉以自相誇耀。除非壽命終,方才時中有所遺囑。只有那一般妄人,才妖言惑眾,甘犯大妄語戒。你特來教導世人,修學三昧,還須要他們斷除大妄語。這就是過去一切佛教所建立的第四個具有決定性的教化。如果不斷除大妄語,猶如要雕刻人糞作檀香木狀,想在其中求得香氣,那是決定不可能的。我教誨一切比丘,直心是道場。在日常生活時四威儀中,(行、居、坐、臥)一切行為,都不能虛假。怎麼可以自己謬稱已得至高無土的道法呢? 這譬如乞弓稱王, 終會自取殺戮的,更何況自己謬稱為人天三界之師的法王呢!須知'因地不真,果遭纖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如果一般出家比丘,調正此心,猶如直弦。一切言行,都絕對的真實,便可進入正三昧的境界,永遠不會遭遇魔事。我將印許這種修行的人,決定可以成就菩薩的果地,得到無上正覺。和我這樣說法相同的,才是真正的佛說。不是這樣說的,就是魔的說法。〃
佛又說:〃阿難,你問如何攝伏妄心,我現在已先說佛法入門的正三昧,與佛學菩薩道的微妙法門。要先能行持這四種戒律儀範,'皎如冰雪,'自然就不會另生過犯的枝節。所謂一切過犯,不外心三,(貧、嗔、痴)口四:(妄語、兩舌、惡口、yi語)如果嚴謹敬持戒行來自修,這些過犯,就不會有發生的可能了。若能永不遺失這四種戒心,心裡根本不染著外界的色香昧觸等境,一切魔事,哪裡再會發生。若是還有宿世的罪過不能除滅,你可以教他們,一心念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__多般羅'無上神咒。(本文已經說得很明白,如有其心修學的人可自研讀本經上的記述)。
(大乘道的四十位的心行,和四種加行的功用境界,是一切眾生從凡夫地直達菩薩境界的十地,至於成佛的共通途徑。所以仍從眾生顛倒和世界顛倒說起。)
修學佛法進度指示
阿難又問:〃這樣修證佛地正三昧境界的人, 如果還未達到涅槃(圓寂),何以只能稱他是乾慧地?由乾慧地再求進步,身心善行漸次增益所發現的四十四位心境現象,與它界說和目的,,以及菩薩的十地境界,乃至等覺(相等於佛地的正覺)菩薩的果地,,究竟是如何情形?希望佛再加說明。〃
佛說:〃自性本來是靈妙圓明的。 既非任何一個名望可以形容,更非任何一種現象可以比擬。就其形而上的本位而言,本體自性中,本來沒有物理世界與眾生界的存在。因為妄動, 然後才有物理世界的眾生的生起。既然有生,一定就有相對待的作用,跟著就會滅了。有了生滅,就稱為妄心。如果生滅不停的妄心消滅了, 就名真如,或稱為真心,或叫做真性。悟得其理,證到其事的, 便稱作無上菩提,已得無上正等正覺。以其現象而言,就稱之為大涅槃(圓寂)。其實,這兩個名詞,只是互相說明表示的名號。你現在要修佛的真正三昧,直入佛的大涅槃境界,首先應當誝這眾生界和物理世界兩種顛倒的原因。如果再不生起顛倒,就可以達到佛的真正三昧的境地。
〃如何叫做人生顛倒呢?由於真心自性是本來靈明圓滿的。靈明至極,於是發起自性功能的妄動。自性妄動不息,就有了生滅不停的作用於是從自性本體的畢竟虛無空寂的本位中,生起勝妙實有的有為作用。這個有所為的有為作用,原來並不因為有個什麼原因才發生。只是當自性功能妄動的時候,突然發生,暫時存在,偶然儀而形成一種現象薘並無固定的根本。從這個無所住但有現象的有為作用,而形成了物理世界和一切眾生界。無奈一切眾生反而迷失了自性本來的圓滿光明,便發生虛妄的知見,誤以為那些有為現象為起初的存在。其實,不知道這個虛妄的作用和現象,並無一個固定的自體,更沒有實在存在的東西可以依持。可是如果要想返復歸還到真如的本性,有這個要想求得真如的心,就不是真的真如自性了。如用這個並非真心自體來求得返本還元之道,顯然又成為一種錯誤的現象。(非生非住,非心非心非法,)無生之中求生,不可住之中求住,依妄心而求真如, 用謬誤的理則而求真理,輾轉發生心理連屬不休的力量,形成業力的作用。因此 ,業力相同的就互相感應,產生交感的作用,彼此相生相滅,所以才有眾生的種種顛倒的存在。
〃如何叫做世界顛倒呢?這些有為的萬有現象,既已形成有所為以後, 便自然的成為分段的妄有妄生,因此成立空間的界限與方位。其實,那都不是萬有自作或是人為的造成,也不由於先天有個決定性的原因,更沒有一個必然性的存在。因此時間的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作用。)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