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六章 cd大作戰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層次也高低不均。高層次高品位的藝術形式未必會受到大眾的歡迎,質樸平淡的也不一定沒有高階市場。

這並不是一個多麼難以理解的道理,比如說現代文明中,最最前衛的藝術形式是什麼?肯定是行為藝術和抽象藝術了,那玩意真的是...想噴都噴不明白,更別說欣賞了。

最質樸平淡的藝術形式呢?我覺得就比較多元化了,要說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帶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歌小調兒。

在現代文化體系下,民歌小調兒已經沒人去創作了,但民族風格並沒有因此而流失,一些優秀的內涵豐富的民族風曲種,依舊流傳廣泛,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是蒙古草原風,一個是東北土嗨風。

蒙古草原風流行的比較早,大概在新世紀初期形成風潮席捲中華大地,其特點是曲風大氣悠遠,配樂以蒙古絃樂為主,重旋律而輕節奏。唱腔空靈,唱功含有明顯的仿生學技巧,狼咆似的高亮長音,綿羊似的顫抖泛音,還有明顯的生活元素在裡面,比如一些吆喝和哼唱。

蒙古草原風的歌曲中,歌詞也非常有特點,總結一下可概括為三點:第一,必須有風景;第二,必須有吃的;第三,必須有小動物。

風景包括了雲啊,草啊,天空啊。食物包括奶茶啦,奶酒啦,奶餅啦。小動物裡包括羊啦,馬啦,犛牛啦,姑娘漢子啦。

隨便找一首基本都是這樣。

在蒙古草原風完整的音樂體系下,還衍生出了青藏高原風和雪山雪域風,這些類別的歌曲曲風類似,全靠歌詞區分,蒙古草原風裡沒有入雲的高山,青藏高原風裡沒有無垠的草原,雪山雪域風裡沒有跑馬的漢子。

第二類流行的民族風曲種,叫做東北土嗨風。

這種風格出現的比較晚,流行的也比較晚,成產業不過十幾年。

其特點是充滿了濃郁的東北二人轉特色,曲風完全來自二人轉體系,依靠更換配樂樂器嘗試擺脫二人轉的影子,可受專業水平所限,一番操作下來更加不倫不類,反倒不如傳統二人轉有特色韻味。

此類歌曲的特色一在音樂本身:單調的旋律、粗糙的編曲、濫用的樂器和淺白庸俗的歌詞,歌曲主題除了愛情就是兄弟,無論是愛情還是兄弟都跟喝酒有關,估計擼串就是不好押韻,不然也能給套用上。

特色之二在歌手,東北土嗨風歌曲的歌手,無一例外,全都五音不全樂理不通,別說五線譜的,你拿個簡譜給他們看,他們都得一愣一愣的問你:“幹蛤呀?賣手機號奧?”

對音樂的外行使得他們缺乏基本的審美鑑賞能力,以雷同的洗腦旋律當作流行趨勢,創作著海量的低俗作品,不斷拉低著東北民間藝術的平均分。

好在這類歌曲的流行度並不廣,東北鄉鎮以外,70後往上,基本沒人聽。

但這種音樂可怕就可怕在,東北鄉鎮以內,70後往下的人,基本都在聽!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群

(本章未完,請翻頁)

體啊,東北土嗨風從萌芽到崛起,短短十幾年時間,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粉絲群體最集中最壯大到音樂形式。

這是網際網路大資料統計下得出的結論,很多音樂文藝平臺都可以查閱得到。

如今我進入了娛樂圈兒,並在陰差陽錯之下透過發行單曲,率先從同期藝人中脫穎而出,真正靠著成績站在了一線巨星的行列裡。在這種時候,我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給自己一個定位。

沒有目標就沒有未來,沒有計劃就沒有進步,如果沒有定位,目標和計劃就都沒有實際意義。

定位不同於人設,人設是藝人的性格品德生活社交習慣,定位是針對作品和藝術風格,選擇主要受眾群體和必然對立存在的牴觸群體。

經過一番調查運算和深思熟慮,我和我的團隊最終作出決定,把我的歌曲,定位成引領新時期東北土嗨風,摒除三俗內容,打造東北鄉村民謠類說唱新曲風。

這個定位,既抱上了東北土嗨風流行文化的大腿,又和喊麥等低俗表演形式劃清了界限,又帶著向主流靠攏,追求進步昇華的積極意圖,是個非常取巧的做法。

相關的定位資訊,在兩支單曲在網路上傳播開來的同時,立刻由水軍介入帶節奏。我親自指導如何控制關鍵的節奏點,帶著他們集體學習了《無極》《大聖歸來》《讓子彈飛》《縫紉機樂隊》等最近幾年大熱影片的操作手段。

這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