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大宋和大元的敵人們(二)

大明覆滅的時候,基本論調就是咎由自取。那時候的明軍並非是簡單的輸在肉搏戰,或者輸在英勇精神上。與清軍相比,明軍其實有全面的劣勢。

現在看宋軍,趙嘉仁覺得宋軍便是在他手裡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然而那股子弱軍的感覺還是存在。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就是方才鄭捷話裡面那種‘目的導向’的價值選擇。

對鄭捷來講,他追求的乃是勝利。若是不客氣的說,鄭捷追求的只有勝利。如果可能的話,鄭捷希望每一場戰鬥都能夠零傷亡。這態度一看就是標準的弱軍心態。至少趙嘉仁看到所有關於解放軍、德軍、蘇軍、美軍的記載,這些偉大的軍隊都不會有這樣愚蠢的念頭。那些殘酷的戰役以及偉大的勝利,讓這些軍隊的指揮官都明白了戰爭規律。

正在想,趙嘉仁就聽到鄭捷有點不安的問道:“官家,我們今年的安排是什麼。”

“在河南實施軍屯。”趙嘉仁答道。

“啊?”鄭捷呆住了。他完全沒辦法理解為何趙官家竟然用這麼跳躍的思維來回答問題。然後他就聽趙嘉仁問道:“鄭參謀長,你是不是在考慮該用什麼兵器壓制蒙古軍?”

“是。”鄭捷答道。

聽了這個回答,趙嘉仁終於能夠確定自己對於鄭捷的判斷是正確的。這傢伙還遠不到名將的水準。孫子講: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太祖講: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太祖還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這些基本的戰爭理念,趙嘉仁靠實踐搞明白之後,他給這幫軍人都講過。蒙古有了重火槍就有了唄,宋軍完全沒有必要非得冒著蒙古軍的槍林彈雨攻城。

剋制蒙古軍的辦法多得很。趙嘉仁能夠輕鬆想出來的就包括反過來利用蒙古軍的守城信心,反過來實施圍點打援。如果蒙古軍不來救援,宋軍還能透過長期圍困、斷糧、斷水等辦法解決蒙古軍。

戰爭是雙方鬥智鬥勇的動態發展,到時候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戰術就好。鄭捷的表現則是希望一切盡在掌握。趙嘉仁知道的有這種癖好的名人有個諢號叫做‘常凱申’。這位曾經坐擁800萬軍隊的大人物,就在機動靈活實事求是的解放軍面前,三年就被打得丟盔棄甲,跑去小島上苟延殘喘。

到了此時,趙嘉仁覺得批評大概是用處不大,他放下鄭捷的問題,自顧自的說道:“先別考慮蒙古火槍了。我們還是先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孫子講,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我軍現在最大的缺口就是北方的糧食供應。”

數學是個好東西。趙官家把未來北伐戰爭的方案拿了出來。光是糧食供應就讓兵部的感覺強烈不安。三十萬作戰部隊和三十萬運輸部隊需要三億斤糧食。這些只是吃上的。除此之外還有三十萬作戰部隊的全套裝備以及對損壞裝備的調整準備。三十萬運輸部隊也不可能靠肩挑手抬。這三十萬運輸部隊需要的是大量畜力。毛驢,騾子,這些牲口還有運輸車輛都需要準備。

經過計算,攻克河北的戰爭需要的錢已經不是千萬貫級別交鈔就能解決的。便是戰爭十分順利,這場戰爭的花費也輕易就超過上億貫交鈔。

趙官家把數字列玩,兵部裡面大部分沒有考慮過這些的傢伙們都瞠目結舌或者低頭不語。戰爭就是這麼昂貴的活動,這個事實讓他們都說不出話來。

看了這幫人之後,趙嘉仁嘆口氣。他現在有點明白為何很多戰爭,譬如野狐嶺之戰,金國選擇了最愚蠢的戰法。把幾十萬軍隊擺到山脈之外,草原邊緣。這是因為金國希望能夠一舉解決蒙古軍,對於金國而言,他們無法承擔長期戰爭的沉重負擔。所以只能選擇一局定勝負。

所以趙嘉仁這次不選擇這種做法。他決定老老實實靠實力來壓倒蒙古。此時整個地球上實力排第一第二的兩大強國之間的戰爭玩不得一絲一毫的花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