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來,厚重的秦腔,瞬間響徹於天地。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張越將一個跌倒在地計程車子拉起來,將他背上揹著的揹簍放在自己身上,大聲唱諾。
那個士子見了,感動的眼裡嘩嘩,默默的跟上張越的腳步,整個身軀猶如被注射了興奮劑一般,不知不覺就直起了腰桿,昂首向前。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數十名本來負責保衛和保護劉進安全的騎士,在歌聲的感召下,不由自主的加入進隊伍,他們拉著那些已經沒有了力氣,沒有了希望計程車子的手,攙扶著他們前行。
不得不說,《詩經》的魅力和影響,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解的。
當《無衣》唱響,劉進和張越也加入到隊伍裡,跟著大家一起前行,甚至幫助他們筋疲力盡的人,攙扶他們,鼓舞他們。
原本踉踉蹌蹌,看上去隨時可能解體的隊伍,立刻就恢復了秩序,甚至組成了一支紀律嚴明,步履齊整的隊伍。
而《無衣》之聲,更是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就連左近周圍的圍觀百姓和人民,也不由自主的跟著唱諾起來。
在西元前的漢室,無衣和出車是傳唱度和普及度最高的兩首詩歌。
尤其是前者,在關中幾乎無人不知。
它既是諸夏民族的戰歌,無數人曾唱著它,衝向敵寇,它更是可以在困難時期,給與人民希望的光明之歌,激勵民心士氣,砥礪前行!
據說當初,瓠子口之上,上萬百姓高唱無衣,與大漢禁軍一同抱著柴禾跳下洶湧翻滾的大河決口。
用肉體的力量,將那狂猛的巨龍安撫。
如今,當它再次響起,立刻就將所有人都凝聚在一起。
此時此刻,天地之間,唯有《無衣》之聲。
這合唱是如此的有力,以至於,連遠在數里之外的枌榆社鄉官邑里,那些先期抵達的人,也聽到了歌聲。
“是《無衣》!”很多人扭頭向後方看去,他們不明白髮生了什麼,竟讓人們唱起這首戰歌。
於是,人群轟然向前,想要去探究一二。
然後,眾人赫然發現了,本以為早該散去,早該消散的落伍士子們,正昂著頭,挺著胸,哪怕步履珊珊,哪怕身體都在搖晃,卻依然堅定向前。
有人不支,跌倒在地,旁邊的人立刻伸手拉起他。
數百人手拉手,你扶我,我攙你,堅定向前。
在這一刻,無數人目瞪口呆,不能自已。
許多人身形搖動,為這團結的一幕而感動。
………………………………
張越和劉進,始終跟在人群之中,與眾人共同向前。
直到大家走到鄉官邑門口,約定之中的終點,才停下腳步。
劉進此刻已是滿臉通紅,哪怕喉嚨都已經嘶啞了,但依然在高唱著《無衣》之歌。
年輕的大漢長孫,甚至發現,自己已經無比喜歡並沉迷於此刻的氣氛。
書本上曾形容的許多典故,在此刻照進現實。
讓他明白了何為‘眾志成城’,更明白了《無衣》的精神。
這時候,所有計程車子忽然轉頭看向他,然後紛紛恭身稽首,拜道:“殿下嘉草民等以仁義,賜我等以大義,草民等受殿下之教,從今往後,必定牢記教誨,不敢有背!”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今天的這次經歷,也足以成為他們人生中最閃亮記憶最深刻的時刻。
大漢皇長孫,大漢侍中官。
為了拯救他們,不惜屈尊降貴,赤足而行,鼓舞和激勵他們。
讓他們能昂著頭,走到這鄉官邑之下。
他們雖然在這次的測試之中落後被淘汰。
但他們得到了尊重,得到了信任,感受到了溫暖。
當年,聶政在市井之中殺豬,嚴仲子三番五次上門,誠意相邀,以國士待之。
於是聶政報之以湧泉。
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刺俠累於相府。
如今,大家本來面臨淘汰,可能遭受嘲笑,並在人生的記錄裡留下汙點。
許多人甚至知道,若他們在此次的測試裡出醜,很可能就會被人到處宣揚。
人生前途無亮。
但長孫殿下和張侍中卻沒有放棄他們,更沒有拋棄他們。
反而,伸出了雙手,加入到他們這些‘被淘汰’的失敗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