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

要下到基層亭裡,在三老和當地士紳見證下,現場稱量百姓的產出,並收繳田稅。

此事《九章算術》裡就有著明確的例子和解說。

自太宗至先帝期間,至少在關中,漢家依然嚴格按照張蒼的這個笨辦法徵收田稅。

此法雖然笨,但卻可以實際反映當年土地產出,並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胥吏害民。

然而……

當年兒寬擔任內史的時候,卻覺得這個辦法太笨了。

作為聰明人,兒寬想了聰明的辦法——改實際徵稅為攤畝徵稅。

每畝土地,核准田稅四升。

這樣,百姓就不用在收稅的季節,為了及時把稅交上去而受到胥吏的一些欺壓。

官府徵稅也可以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可惜,兒寬沒有想到的是——他在的時候,他無雙的威望和地位,自然壓得住一切牛鬼蛇神。

但他走了呢?他死了呢?

兒寬更加沒有想到的是,人都是懶的。

特別是官僚,是最懶的人群。

官僚們是慣性生物,只要沒出問題,沒有火燒眉毛,他們一般是不肯做事的。

尤其是儒家官僚。

對於很多儒生來說,好不容易揀到官當了,難道還要去地方基層,去看泥腿子們訴苦?

傻子才那麼做呢!

宅在官衙裡,有事無事,談談風月,與士族豪強對酒當歌,縱論典故,豈不快哉?

下面的人一看,呦,這麼好忽悠啊!

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情況。

只能說,兒寬好心辦了壞事。

就像明朝的張居正,一條鞭攤丁入畝,想法和設想都很好,最開始實踐也很好。

但後面的和尚把經念歪了。

以至於原本可能拯救明朝的改革,竟然成為了明朝的催命符。

作為穿越者,張越很清楚。

想要改變這個情況,就是廢棄兒寬的聰明之法,改行張蒼的笨辦法。

人家方法雖然笨,但同時也意味著沒有太多漏洞!

這個笨辦法,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地方官的工作壓力和強度要大增!

特別是基層的一線胥吏,工作壓力與強度,至少增加十倍!

而漢室現在的問題,還不止如此!

離開王富貴家,張越與劉進又走訪了榆樹裡的三戶平民百姓。

所得到的結果與答案,與王富貴所敘述的事情幾乎一致。

除了田稅外,更賦與口賦,全部被官僚們玩出了新花樣。

更賦就是踐更稅,按照漢律,百姓每年的法定徭役是一月。

但實際上其實用不了這麼多徭役,所以,在事實上,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服役。

但胥吏們不管,有徭役徵發,就徵民夫去服役,不去就交錢。

即使沒有,也要交。

甚至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套路,若有百姓敢反抗,那他們也不會強迫。

但是第二年,這個家庭就將面臨最可怕的徭役——傳役。

他們將被命令,押送一批糧食,前往數千裡外的邊塞。

雖然一路公家管吃,餓不死人。

但,當這個百姓回家時,他將面臨整整一年沒有耕作,已經荒蕪的土地。

還有家中嗷嗷待哺的妻兒。

到那個時候,等待他的只有破產!

這比殺人還狠毒!

口賦上玩的花樣就更多了。

因為,漢室地方官吏的俸祿,實際上是被攤薄到口賦和芻稾稅之中。

畢竟,如今地方財政困難,官府赤字嚴重。

但,再窮不能窮官員,再苦不能苦領導是不是?

官衙修葺,地方官想要搞一個什麼面子工程,甚至縣尊、縣尉家的孩子滿月……某某家娶了小妾……

這些開支,統統被巧立名目的攤薄到了口賦和芻稿稅的專案之中。

於是,小民的負擔被進一步加重。

現在,僅僅是在枌榆社的榆樹裡,以劉進和張越走訪的四戶平民家庭的情況來看。

他們佔有的土地從三十畝到五十畝不等。

他們實際要承受的田稅,卻是一百畝。

他們還要額外承擔不存在的更賦每歲三百錢,以及各級官吏的種種開支、俸祿。

甚至縣裡大佬們的三大姑七大姨的生日、娶嫁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