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就是能人。王老五得了農老的指點,連連應聲,笑道:“我也著急,就想趕在秋種前再把地肥一肥,明年就能種麥子了。”
“你這地,急不得。”農老搖著頭往外走,突然停下腳步道:“對了,你是村學小王先生的什麼人?”
“我是他爹。”王老五憨厚笑道。
“哦!”農老的皺紋展開了許多。道:“上回縣裡開勸農會,要養蚯蚓餵雞,我看你這兒還有地方,咱們村裡就放你這兒養吧。”
“我這兒?”王老五有些遲疑:“地裡都已經種滿了呀。”
“那個土崗下面,不佔多大的地方,橫豎一步寬。”農老走過去,邁步丈量了一下,道:“夠了。一壟能養上萬條,差不多了。飼料是縣裡給。不過你得自己堆,到時候我來跟你說。”
“欸,成。”王老五見那邊是用不上的邊地,照例逆來順受地答應下來。
“蚯蚓糞能肥地,以後出了蚯蚓,縣裡會用糧食換。虧不著你。”農老本就是看在小王先生的面子上,給王老五家行個方便,見這老實頭轉不過來勁,只好出言點破。
蚯蚓在之前的農書裡都是當做傷根的害蟲,會危及幼苗成長。一向是被農家視作大敵。
現在縣上要弄個雞場,要蚯蚓曬乾打粉,配上貝殼粉、玉米粉,和成飼料。聽說這樣喂出來的雞,長得肥,還能多下蛋。
縣裡開始只是收蝗蟲一樣收蚯蚓,結果地裡給一幫小娃娃們挖得亂七八糟,所以還是得靠單獨養。
要是換成以前,事關土地和莊稼,農民是肯定不會接受這種奇思異想的。上千年來誰聽說過還有人養蚯蚓的?這種害蟲都養,那日後豈不是還要養蝗蟲?不過一聽說是皇太子關照的,誰都沒話說了。那可是太微星君下凡,言出法隨,今年沒有蝗災也是因為他在山東坐鎮。
更何況,聽說高密縣已經辦了一個雞場和兔場,收穫不錯。王大令不肯落後於人,自然要著力跟進。想想這位大令上任以來,待人和氣,為官清廉,一個月裡有半個月是在鄉下奔波。遇上這樣的好官,能幫襯總要幫襯一把。
何況養蚯蚓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把菜葉、爛果子單獨堆肥當蚯蚓的飼料就行了,比地裡用的堆肥還簡單些呢。
王老五聽出農老的意思,連忙又是道謝。
村老嘿嘿一笑,跟著農老去下一家的地裡繼續查勘。他倒是不管田地了,但是別的村有人偷偷改了界標,差點打起來。後來鬧到了縣上,總算把事解決了,但那村的村老卻吃了掛落,被著實訓了一頓,怪他沒能平息村裡紛爭。
村老可不希望自己碰到這種無妄之災,所以各家各戶都走動得勤快,有些什麼小矛盾的都努力抹平。總算任職以來,村裡沒發生什麼大事。
剛送走了村老農老,村裡的教官又來了。他是最早的一批東宮侍衛,在打劉芳亮的時候,手臂骨被打折了,正好被派來村裡當教官,順便養傷。
村中教官的任務並不繁重,每天下地的時候帶著農民列隊,左右前後轉一轉,講解軍中口令。每天晚上給大家講講軍中規矩,打仗時候的見聞,認一認旗鼓,不至於被徵召的時候啥也不懂。再就是輪值去村學上課,三五天才能輪到一次,純粹是生活調劑。
“鄭教官,您來了。”王老五遠遠見這教官穿著一身戎裝,有些意外。
那鄭教官臉上卻沒有笑意,只是乾乾道:“上頭要在各縣組建鄉勇,各村都要出人。你去不?農閒時候軍訓,農忙時種地。軍訓在縣裡,包吃住,每天還給津貼。”
王老五心中打了個疙瘩,暗道:終於還是得去打仗麼?
“你不去我就找別人了,想去的還不少。”鄭教官道:“津貼最少都有兩個蛋,要是趕上好時候,還有肉。”
王老五卻已經對打仗心中發憷,搖頭道:“我一個外來戶,這好事就不跟人搶了。”
“瞧你這說的,不想去就不去,還外來戶,誰欺負你家了?”鄭教官心情不好,嘴角一撇,轉身就走。
王老五有些不好意思,對著鄭教官的背影謝了一聲,讓他好走,旋即又在地裡找起害蟲來。碰上結塊的土坷垃,也順手碾成土,培在苗根上。如此要一直忙到天光漸收,村子裡敲響收門鼓,他這才戀戀不捨往村寨裡走去。
所有在外的農民在村寨之外排好了佇列,慣例轉兩圈,清點報數之後,三老確定本村人都到齊了,這才進村回家。村寨大門隨之緊閉,不到天亮等閒不開。
王翊是早就回來了。如今他是村學裡的教員,幫新來的